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及不同运输方式的碳排放水平和强度分析
    田佩宁, 毛保华, 童瑞咏, 张皓翔, 周琪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3): 347-356.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183
    摘要4343)   HTML161)    PDF (1759KB)(3210)   

    针对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量核算边界、范围、方法不清的问题,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运输方式分解,建立统计口径清晰、可与国际对标的交通碳排放测算模型,测算2019年中国交通运输业和各运输方式的CO2排放量,分析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结构和不同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强度,为中国交通运输业制定碳减排路径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2019年中国交通运输业的CO2排放量为12.74亿t,仅次于美国(17.88亿t),占全国CO2排放总量的比重为12.42%,占世界交通运输CO2排放总量的比重为14.82%。中国交通碳排放结构较分散,作为碳排放主体的道路运输排放占比(79.15%)低于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85.19%~96.69%),而航空、水路、轨道交通的碳排放占比则高出许多,分别为9.13%、7.06%、4.39%。碳排放强度由大到小排序为航空、公路、铁路、水运。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江上游近120年来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时空变化关系及其传递特征
    李帅, 曾凌, 张存杰, 肖潺, 张强, 龚文婷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3): 263-277.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225
    摘要863)   HTML64)    PDF (14533KB)(1046)   

    气象干旱是水文干旱的前兆,探明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的传递特征及规律,对水文干旱早期预警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江上游1901—2020年长系列气象水文数据,采用标准化降雨蒸散发指数(SPEI)和标准化径流指数(SRI)分别表征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情势,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和滑动窗口法计算不同月份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的传递时间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引入湿润指数(HI)和水库指数(RI),探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干旱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120年来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均有加重趋势,且随时间尺度增大,干旱历时增长;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递时间整体呈现明显时空异质性,即冬季长、其他季节短,西北部长、东南部短;干旱传递在春、夏季整体呈加快趋势,在秋、冬季整体呈减慢趋势,干旱传递时间变化与长江上游整体干湿状况和密集水电开发有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稻田甲烷排放现状、减排技术和低碳生产战略路径
    秦晓波, 王金明, 王斌, 万运帆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5): 541-558.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136
    摘要602)   HTML49)    PDF (5774KB)(931)   

    作为第一大主粮作物,水稻在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低碳生产不仅关乎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更对国家粮食自给率提升、国民膳食营养改善和气候外交的实施意义重大。文中从我国稻田甲烷(CH4)排放现状、减排技术和低碳生产战略等方面,系统论述了低碳可持续稻谷生产系统的实现路径。近年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尽管有所波动,但水稻单产持续增加,2021年平均亩产高达474.2 kg,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稻田也是我国CH4主要排放源(1.87 亿t CO2e),占我国农业活动CH4排放总量的40.1%。因此,面对水稻可持续生产、未来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及气候外交的多重挑战,稻田CH4减排要充分考虑水分、肥料、品种、耕作和菌剂产品等的综合运筹,以人为强化措施为主,辅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建立主产稻区适用“抑菌减排-增腐固碳-良种丰产-减投增效”的“抑增良减”技术体系。实施覆盖作物种植、免耕轮作、高产低排品种选育、覆膜保墒、菌剂增效产品、智能机具、合理密植、肥蘖脱钩、干湿交替和增氧耕作等十大技术模式,在确保稻米有效供给的同时减排增碳,实现水稻可持续绿色高质量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气候相关风险披露研究进展与气候服务能力提升建议
    吴焕萍, 李银鹏, 巢清尘, 陈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6): 810-822.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142
    摘要184)   HTML25)    PDF (2471KB)(811)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事件
    赵宗慈, 罗勇, 黄建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5): 663-666.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162
    摘要345)   HTML32)    PDF (936KB)(778)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主要城市大气与地表热岛效应的对比研究
    李宇, 李亚琴, 赵居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5): 605-615.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048
    摘要468)   HTML35)    PDF (3443KB)(774)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日益严峻,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也逐渐加强。文中以我国84个主要城市为例,利用气象观测和遥感数据基于城乡气象站点温度差异,对比分析了2007—2017年我国大气与地表城市热岛效应的差异,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2007—2017年白天和夜晚平均大气热岛强度分别为0.37℃和1.15℃,变化趋势分别为﹣0.10℃/(10 a)和﹣0.15℃/(10 a);平均地表热岛强度分别达1.08℃和1.32℃,变化趋势分别为﹣0.03℃/(10 a)和0.13℃/(10 a)。大气热岛效应与地表热岛效应在强度、空间分布、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趋势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发现现有的国家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存在低估城市热岛效应的风险。本文结果证实了我国大气热岛效应的极大时空异质性及其与地表热岛效应时空格局的巨大差异,强调了从大尺度开展多方法集成研究,进而全面把握城市热岛效应演变规律的重要性。未来需加强对大气热岛效应的高密度观测与驱动机制的研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供需演变路径规划模拟研究
    蔡立亚, 郭剑锋, 石川, 王浩彬, 朱荣琦, 牛艳, 薛志光, 白若冰, 计军平, 段婧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5): 616-633.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286
    摘要664)   HTML33)    PDF (7262KB)(711)   

    能源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基于LEAP能源系统模型,以电力行业为重点减排行业,提出中国中长期“双碳”发展路径构想,模拟多情景下的能源需求、能源供给、CO2排放量和成本,分析能源配置的生态及经济影响。研究发现能源消费呈现“减煤稳油增气,电能替代加速”的局面,终端能源消费可在2040年前达峰,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可在2030年前达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实现CO2减排,同时保持一定火电规模以维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且未来逐步具有技术优势。最后,提出了持续推进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以技术革新促进电力系统低碳转型,以及完善全国碳市场建设促进碳排放交易等三方面实现“双碳”目标的政策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塞罕坝CCER项目视角的林业碳汇市场发展问题及对策
    刘海燕, 郑爽, 孙艺珈, 于胜民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3): 381-388.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267
    摘要599)   HTML26)    PDF (1629KB)(627)   

    我国“双碳”目标下明确了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目标的任务,提出将碳汇交易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012年以来,我国建立了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实现林业碳汇等自愿减排项目备案及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签发。由于林业碳汇项目在开发、运行、交易等各阶段存在的挑战以及2017年主管部门暂停自愿减排相关申请等原因,我国CCER碳汇项目开发相对不足,备案项目数量占比仅为2%。文中基于塞罕坝CCER项目视角,调研分析了碳汇项目开发关键技术、综合效益、问题挑战等,提出了推动林业碳汇发展的政策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OP28全球盘点成果解读及全球气候治理形势展望
    樊星, 李路, 高翔, 陈志华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4, 20 (2): 253-260.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4.008
    摘要505)   HTML25)    PDF (1850KB)(616)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会议(COP28)完成了《巴黎协定》下首次全球盘点,就多项议题达成一揽子名为“阿联酋共识”的成果。全球盘点成果的达成在机制上维护了《巴黎协定》的有效性,成果文件凸显了全球以1.5℃为温控目标强化减排行动力度的紧迫性,构建了全球适应目标框架,建立了损失与损害基金,高度关注气候资金支持缺口问题,并澄清了气候资金的概念关系。中国在元首外交、气候治理理念、谈判磋商方案等方面为全球盘点成果的达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展望首次全球盘点后的全球气候多边形势,全球气候治理格局的多渠道化、多领域化、目标细化趋势显现,地缘政治加剧绿色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立场日渐碎片化,各国将在《巴黎协定》下以“自主贡献+”的模式开展气候行动,并不断按照新的要求更新和提高自主贡献。建议中国强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顺应全球绿色发展大势,积极完成各项履约任务并强化气候变化相关研究支撑和能力建设,提前统筹谋划COP29工作方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巴黎协定》市场机制中的相应调整方法
    银朔, 段茂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4): 508-519.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015
    摘要413)   HTML25)    PDF (1425KB)(609)   

    为了避免减排效益的双重计算,《巴黎协定》第6条下的市场机制,包括第6.2条的合作方法和第6.4条机制均要求对市场机制参与方的排放量进行相应调整(corresponding adjustment)。格拉斯哥气候大会通过了关于第6条机制的实施细则,包括相应调整的具体要求。针对提出了单年度国家自主贡献(NDC)减排目标的缔约方,实施细则提供了两种相应调整方法:平均法和排放轨迹法。平均法在操作上更加简洁方便,允许缔约方以更灵活的排放路径实现NDC目标;而排放轨迹法降低了缔约方能否实现NDC目标的不确定性,且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ETS)中配额存储和借贷政策的影响较小。对我国NDC减排目标、未来可能的排放路径等的分析表明,平均法更适合我国。建议主管部门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为我国参与第6条市场机制做好相应准备工作:量化NDC减排目标、追踪NDC进展、建立追踪“国际转让的减排成果”(ITMOs)交易和报告的系统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双碳”目标下ETS与航空公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田利军, 秦文, 黎杰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3): 320-333.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182
    摘要287)   HTML12)    PDF (1616KB)(594)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ETS)已经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市场手段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政策工具。以航空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13—2022年为时间窗口,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检验我国试点ETS政策对航空公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影响。研究发现,即使在免费配额为主导的宽松规制下,ETS依然在遏制航空碳排放、提升GTFP方面效果显著,尤其对低成本航空、民营航空、双重碳市场规制的公司。对航空公司减排而言,严格的基准制配额分配方式比宽松的祖父制有更好的倒逼效应。ETS主要通过促进环保投资和精细化管理提升航空公司GTFP。研究结论为科学评估碳交易试点的政策效应、提升民航全要素生产率、促进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学术参照和“定量解”。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现代化的中国省级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杨红雄, 杨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4): 457-471.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230
    摘要489)   HTML26)    PDF (3331KB)(560)   

    使用2000—2020年中国省级碳排放及现代化指标数据,采用传统统计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省级碳排放及现代化指标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探测现代化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30个省的碳排放总量在近20年整体上呈现持续增长,碳排放总量增长率却在波动下降;碳排放总量呈现由东部向西部梯次递减的走势,并且东、中部地区之间的碳排放量差距有所缩小;中国碳排放量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以2015年为转折点,碳排放量高值区域的变化大致划分为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中国省域尺度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正向相关性,省级碳排放的空间集聚水平表现出先不断提升再逐渐降低的特征;在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中,呈正向空间关联的区域数量均多于负向空间关联的区域数量,中国大多数省份的碳排放量受其周围省份的影响较大;现代化指标时间变化趋势显著,空间分布演变特征鲜明;交通运输、平均受教育年限、信息化水平、人口绝对规模、工业化水平对碳排放有较强的解释力度,影响因子两两共同作用对碳排放的影响均强于单个因子的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瑞典建筑碳排放对比及对中国建筑碳中和路径的启示
    徐天昊, 胡姗, 杨子艺, 江亿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3): 305-319.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193
    摘要545)   HTML26)    PDF (2101KB)(557)   

    中国建筑领域用能亟需实现低碳能源转型。瑞典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单位一次能耗碳排放强度和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皆为第二低,其低碳转型之路对于中国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文中计算了瑞典建筑单位面积终端能耗强度与碳排放强度,结果表明瑞典建筑用能强度约为中国的2.3倍,而碳排放强度仅为中国的1/10。从建筑类别、建筑用能分项等多角度进一步展开对比研究,分析了瑞典建筑低碳转型采用的技术体系与政策机制,从优先节能理念、实现建筑电气化、减少建筑供热耗热量、构建零碳热源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建筑领域实现碳中和的政策建议:我国需通过推广居民绿色生活方式、提倡“改善型”的室内环境营造理念避免未来建筑能耗出现显著增长,并通过建筑规范约束新建建筑保温性能、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措施减少建筑采暖需热量,且需要促进各类余热资源和生物质燃料的收集与利用实现低碳供热,本文可为中国建筑部门低碳发展的战略规划提供参考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球变暖与热带气旋
    赵宗慈, 罗勇, 黄建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6): 823-826.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214
    摘要151)   HTML25)    PDF (942KB)(545)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球变暖与沙尘暴
    赵宗慈, 罗勇, 黄建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5): 667-671.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149
    摘要277)   HTML24)    PDF (984KB)(541)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千亿向万亿: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资金问题
    谢璨阳, 董文娟, 王灿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5): 653-662.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095
    摘要295)   HTML20)    PDF (1566KB)(537)   

    当前全球金融系统仍然未能有效驱动金融资源支持气候行动,具体表现为全球气候融资规模与《巴黎协定》下温升控制目标所对应的资金需求之间存在着数量级的资金缺口。多年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下的资金谈判一直围绕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助展开,然而在2022年《公约》第27次缔约方会议(COP27)上,除了在长期气候资金、新的集体量化目标、损失和损害资金3个“资助”议题下形成了单独决定之外,大会还开启了《巴黎协定》2.1(c)条的讨论窗口,呼应了全球金融系统改革。这标志着《公约》下气候资金的内涵拓展到了广义的气候资金和系统性解决方案,即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调动更多的气候资金来响应贫穷国家和气候脆弱国家的急迫需求,以及《巴黎协定》温升控制目标所对应的广义资金需求。目前来看,这一转变既有可能模糊《公约》下资金谈判焦点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又使资金议题谈判的内容进一步泛化,超越《公约》的边界,与发展中国家债务减免、全球金融体系改革等议题紧密关联。针对正在发生的变革,我国应积极准备有关《巴黎协定》2.1(c)条相关内容的谈判,把握全球金融系统变革的重大机遇,积极参与新资金机制的讨论以及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5—2022年全球最暖
    赵宗慈, 罗勇, 黄建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3): 400-402.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083
    摘要185)   HTML21)    PDF (920KB)(519)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行动计划进展
    刘颖杰, 周馥荔, 曹之玉, 许小峰, 张文建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4): 530-540.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069
    摘要412)   HTML17)    PDF (3260KB)(512)   

    气候灾难造成流离失所的人数是战争的3倍,全球人口的一半已经处于危险区。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适应措施和低垂成果,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行动计划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上发布。该计划将通过四大支柱——灾害风险知识与管理、观测监测与预报、预警发布与传播、备灾与响应,在未来5年(2023—2027年)内,向地球上每个人提供预警,以抵御日益极端和危险的天气。预警的防灾减灾社会效益明显,发展中国家在预警发布系统上花费数亿元就可以避免每年十倍于投入的灾害损失。建议加强法制规划,理顺预警发布各环节,提升预警发布的及时性、精准性和权威性;加大对亚洲多灾种警报系统(GMAS-A)支持力度,将GMAS-A打造成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计划的示范项目,充分发挥GMAS-A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全球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同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主动设置“预警服务发展中国家”谈判议题,输出中国最佳实践与经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草地生态管理的土壤碳汇模拟研究——基于IPCC清单方法
    胡国铮, 干珠扎布, 李铭杰, 余沛东, 高清竹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3): 371-380.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255
    摘要303)   HTML20)    PDF (2484KB)(506)   

    草地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系统碳库,中国为治理草地退化和荒漠化实施了多项草地生态保护建设项目。为了探讨生态系统管理对碳汇的影响,文中基于中国草地生态管理活动水平,设定4个草地生态管理的未来情景,采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方法,估算和模拟了中国2001—2030年草地土壤碳汇。结果表明:2001—2010年中国草地土壤碳汇平均为-0.54亿t CO2 eq/a,2011—2017年显著提升为平均-1.00亿t CO2 eq/a;未来不同草地生态管理情景下中国草地土壤碳汇在-0.42亿t CO2 eq/a~-2.00亿t CO2 eq/a,2018—2030年草地土壤累积碳汇量为-5.46亿~-26.01亿t CO2 eq。本研究为中国未来草地生态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1—2020年中国月尺度热带气旋灾害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赵珊珊, 李莹, 赵大军, 周星妍, 艾婉秀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5): 592-604.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088
    摘要318)   HTML33)    PDF (9613KB)(487)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TC)移动路径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导致承灾体暴露度增加,中国TC灾害的时空分布呈现新的特征。利用2001—2020年中国省级TC灾害损失资料,对比分析了前后10年中国月尺度TC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7—9月的TC灾害损失占全年总损失的84%以上,大部分省(区、市)TC灾害损失峰值出现在8月,但广西峰值出现在7月,海南、内蒙古和黑龙江出现在9月;中国致灾TC(DTC)中有15%未登陆中国,未登陆DTC在海南发生频次最高,在黑龙江造成的损失最重;与2001—2010年相比,2011—2020年中国DTC年频数增加,其中未登陆DTC年频数增加,登陆DTC年频数减少,但8月登陆和未登陆DTC频数均增加;受西北太平洋和南海TC活动路径变化的影响,2011—2020年中国8月DTC灾害损失更突出,未登陆DTC影响增大,DTC影响范围向北扩展,给中国TC灾害预报预警和防台减灾工作带来更严峻的挑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面向碳中和的各国建筑运行能耗与碳排放对比研究方法及应用
    杨子艺, 胡姗, 徐天昊, 燕达, 江亿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6): 749-760.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128
    摘要370)   HTML29)    PDF (3082KB)(485)   

    在我国“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建筑领域亟需明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多国均已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建筑领域减碳路径。开展各国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对比研究是认识我国建筑领域现状水平、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并设计碳中和路径的重要手段,也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参考。文中提出了采用电力当量法折算建筑运行总能耗的方法,应用于各国建筑运行能耗的对比研究,并提出了各国建筑运行碳排放的对比研究方法。对各国建筑运行能耗和碳排放开展横向对比,剖析各国建筑运行能耗和碳排放的主导因素和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措施。结果表明,我国建筑运行的人均和单位面积能耗以及碳排放强度相较发达国家均处于较低水平,但建筑运行人均碳排放和单位当量用电碳排放已高于全球平均值。我国建筑领域碳中和路径,一方面要维持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应继续推进建筑用能电气化,助力新型零碳电力系统建设,通过电力系统的低碳来实现建筑运行的低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春季复合极端低温多雨事件的年代际变化及成因分析
    周晶, 孙燕, 齐雅静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4, 20 (1): 1-9.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075
    摘要259)   HTML37)    PDF (10230KB)(484)   

    利用1961—2020年中国553站逐日最低气温、降水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探讨了我国春季复合极端低温多雨事件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可能成因。结果表明,春季复合极端低温多雨事件整体呈现出南多北少的分布型,并且高频次中心在西南和华南地区,年平均超过了5 d。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春季复合极端低温多雨事件近60年呈现减少趋势,在1990年代末期出现了由多转少的全国范围的年代际突变,并以我国东南部季风区的减少最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北方至白令海峡地区的异常气旋性环流和我国东南侧西北太平洋上的异常反气旋性环流是引起年代际突变的两个关键环流系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客运交通减碳情景模拟研究
    戈秋虞, 徐艺诺, 邱荣祖, 胡喜生, 张园园, 刘娜翠, 张兰怡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3): 357-370.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138
    摘要423)   HTML13)    PDF (3013KB)(469)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客运交通已成为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城市客运交通的减排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利用北京市数据,综合考虑道路绿地和新能源汽车占比对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建立了北京市客运交通碳排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测算出北京市2011—2020年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总量;根据碳达峰愿景设定了5种减排情景,并评估了不同情景在2021—2025年的减排效果。结果表明:私家车是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的最主要贡献者;2019年城市道路绿地的年固碳量为同一时期公交车年碳排放量的28%;单情景下,北京市客运交通碳排放未能在2021—2025年间达到峰值,减排效果最佳的情景为“控制私人交通出行需求”;而北京市客运交通至少需要在两种减排情景的作用下才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双碳”目标下我国电力部门低碳转型政策研究
    赵玉荣, 刘含眸, 李伟, 弓丽栋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5): 634-644.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041
    摘要328)   HTML20)    PDF (1662KB)(468)   

    文中构建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可再生能源发展、碳税和技术进步在我国电力部门低碳转型中的不同成效,探讨电力部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与路径。研究发现,电力部门清洁化是其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情景下,到2060年电力部门接近实现碳中和目标;技术进步是电力部门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且伴随强技术进步情景下,电力部门在2058年后能够实现碳中和;碳税有助于减排但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伴随能源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我国可兼顾实现碳中和与经济增长。最后提出,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致力于能源技术创新的同时,要拓宽低碳转型渠道,推动电力部门低碳转型的高质量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OP27全球适应目标谈判面临的挑战及中国应对策略
    刘硕, 李玉娥, 王斌, 蔡岸冬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3): 389-399.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003
    摘要467)   HTML33)    PDF (4181KB)(463)   

    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气候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启动了“格拉斯哥-沙姆沙伊赫全球适应目标工作方案(GGA工作方案)”,旨在通过系统构建适应总体概念和适应行动监测评估系统,提高全球适应行动实施力度、增强适应行动有效性及加强支持力度。2022年举行的《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针对GGA提出了新的概念性技术框架,但如何将国家层面的概念、数据、方法和指标融入全球适应治理体系,仍缺少系统方案设计,阻碍了全球适应目标谈判进展,降低了《巴黎协定》在适应行动与支持匹配度分析结论的可靠性,削弱了评估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适应支持的履约进展的准确性。针对此问题,文中梳理了COP27 GGA工作方案最新谈判进展、国家或集团提案及适应委员会技术报告,识别适应概念、指标和方法的关键技术难点,通过分析《公约》机制下全球环境基金和技术领域的适应资金占比,确定了当前支持适应行动的资金占比不足30%,并识别了现有全球适应分析工具在支撑适应需求评估方面面临的不足。同时基于中国适应战略提出的国家需求,分别针对适应概念体系不完善、缺少适应行动监测和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以及缺少可用于汇总国内信息并提交国际社会履约的报告规范这3个主要技术短板,构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技术路径,为应对今后中国制定谈判对策、增强国内适应工作成效提供技术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再分析资料的近百年中国极端冷事件的变化
    王冰杰, 孙颖, 胡婷, 董思言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4): 403-417.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237
    摘要432)   HTML50)    PDF (19176KB)(457)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区域极端冷事件发生明显变化。由于观测资料的限制,近百年极端事件变化特征的研究还较少。通过对比观测资料和两套百年尺度的再分析资料计算得到的13个极端冷事件指数,对中国区域极端冷事件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同全球变暖一致,20世纪早期以来,中国极端冷事件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均呈减小趋势,基于过冷系数定义的寒流次数、持续日数均呈现减少趋势,采暖度日数减小,反映我国供暖能源需求呈减少趋势。1951年以后极端冷事件的特征的变化更为显著,一些指数的变化明显超过百年尺度的变化,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冷事件迅速减弱、减少。两套百年尺度的再分析资料可用来研究中国区域极端冷事件变化,但在资料匮乏的地区不确定性很大,需要谨慎考虑资料分布范围和资料质量等问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二氧化碳移除技术研究进展与评述
    程伟, 罗勇, 曹龙, 丹利, 黄磊, 邓祥征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5): 672-682.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141
    摘要191)   HTML13)    PDF (1584KB)(454)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球甲烷控排政策措施评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和建议
    惠婧璇, 朱松丽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6): 683-692.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121
    摘要313)   HTML44)    PDF (1448KB)(423)   

    相比CO2,甲烷(CH4)寿命短、全球增温潜势高,同时也是地面臭氧污染的关键成分,对其排放进行管控对减缓气候变化和改善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球人为CH4排放处在上升阶段,其中畜牧业和油气领域是关键排放源。人为源与自然源或已形成正向反馈。就国别排放而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件一缔约方的CH4排放呈现下降趋势,非附件一国家面临挑战。各国主要采用规制类政策措施(例如标准)管控CH4排放,市场手段为辅,同时自愿协议、伙伴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成本有效措施。中国通过多措并举在CH4管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体现为总体排放增速较低,部分环节排放出现下降。未来中国CH4管控面临多重挑战,包括成本高、难以避免结构性排放上升、基础支持体系比较薄弱。基于以上现状和挑战,文中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环境权益交易中的碳减排效益重复计算风险及应对
    马国淞, 段茂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4, 20 (1): 85-96.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175
    摘要286)   HTML20)    PDF (5042KB)(421)   

    环境权益交易能够帮助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既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在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我国有多种与碳减排相关的环境权益交易机制在同时运行,它们之间的交叉重叠和不完善的核算规则体系可能导致巨大的碳减排效益重复计算风险,从而影响环境完整性。文中系统分析了我国与碳减排相关的环境权益交易机制及其可能导致碳减排效益重复计算的机理。为避免碳减排效益的重复计算风险,应该加强顶层设计,从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明确各种机制的定位与边界、避免不同机制的交叉和冗余等方面入手,加强机制之间的协调,优化总体的规则设计。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
    包文, 段安民, 游庆龙, 胡蝶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4, 20 (2): 158-169.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247
    摘要244)   HTML10)    PDF (2421KB)(414)   

    回顾总结了近20年、特别是近10年来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特征、变化的原因及其对高原水资源的影响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地区总体气温显著升高,升温趋势存在明显的海拔依赖性,温室气体、冰雪反照率反馈、云-水汽-辐射反馈、局地强迫等是影响高原气温上升具有海拔依赖性的重要因素。总体上青藏高原降水呈现增加趋势,变化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差异比气温变化的时空差异更强;降水空间变化主要分为南北偶极型、东西偶极型、中部和边缘差异型和多元型;夏季降水增加最为显著。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气溶胶排放等影响,青藏高原水资源特别是冰冻圈水资源发生剧烈的变化,大部分冰川加速退缩、冰川径流增加、湖泊严重扩张,导致青藏高原上水循环加强和气候偏暖湿化;青藏高原积雪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最后提出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和政策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西北气候暖湿化的农业经济影响评估:以宁夏为例
    罗慧, 刘杰, 王丽, 唐智亿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3): 293-304.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247
    摘要316)   HTML26)    PDF (2916KB)(407)   

    以宁夏农业经济为研究对象,综合气候学与经济学交叉学科理论,在阐述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经济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基于微观计量经济学方法定量评估了1991—2020年历史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宁夏农业经济产值的差异化影响,进而预估了SSP3-RCP8.5和SSP2-RCP6.0情景下2041—2070年和2071—2100年气候暖湿化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平均气温和降水均非线性影响农业经济产值,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显著抑制农业经济增长,极端高温与重旱未能形成“热旱”复合型灾害影响;SSP2-RCP6.0发展路径可以大幅减缓SSP3-RCP8.5路径下未来升温的潜在负面影响。评估结果揭示了西北气候暖湿化对农业经济的复杂影响,有助于为区域最佳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非能源利用及其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模型研究
    王敏, 唐旭, 李忻颖, 马美艳, 姜钰卿, 丁聿, 马志达, 任凯鹏, 张宝生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4): 472-482.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252
    摘要323)   HTML23)    PDF (1725KB)(402)   

    以大量文献和报告为据,阐述了“非能源利用环节”的内涵,且对国际现有的非能源利用温室气体(GHG)排放量核算模型的核心特征、搭建理念、框架设计原则、发展历程、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综述和对比,结果表明,IPCC-RA方法可提高非能源利用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效率,IPCC-SA可识别其源项性分布特征;NEAT模型可刻画国际贸易结构对化工产品中碳流动的影响程度;EPA专设模型仅适于美国。IPCC-RA可宏观把控中国非能源利用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故基于IPCC-RA核算了中国工业终端部门非能源利用的碳排放与储存量,结果表明,2010—2020年间非能源利用以石油为主,原煤和石脑油对非能碳排放的贡献度高于其他化石燃料。国际既有模型并不能精准描绘我国化工产品贸易结构对非能源利用环节碳流动的作用程度,建议在后续研究中开发出企业层面工艺级别的原料-产品矩阵和非能源利用的本土化碳储存与排放因子,自下向上地搭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非能源利用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模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广西北部湾沿海城市群气候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吴筱雯, 何洁琳, 李妍君, 宋洁慧, 秦川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4): 446-456.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274
    摘要286)   HTML18)    PDF (1874KB)(401)   

    利用气候自然影响因子和社会经济发展因子构建城市气候承载力定量评价体系,定量评价2000—2019年广西北部湾沿海城市群——北海、防城港、钦州的气候承载力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三市气候天然容量波动增大,北海和防城港增长趋势显著,反映了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极端气候事件压力波动剧烈,总体增长不显著;各地城市气候压力和城市协调发展力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均呈上升趋势,但城市协调发展力的增长仍不足以平衡自然影响因子和城市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北部湾城市群气候承载力整体呈显著波动下降趋势,反映气候环境对沿海城市建设发展制约越来越明显;三市气候承载力对气候天然容量、极端气候事件压力指标的变化响应敏感,极端低温、大风、干旱(持续无降雨)和暴雨事件是沿海城市群气候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威胁因子。在今后北部湾沿海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升气候承载力需要提高科技环保和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走低能耗绿色发展道路,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中国城市热岛时空演变及预测研究
    高运翔, 栗珂珂, 张文婷, 王天巍, 李珊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4): 431-445.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266
    摘要255)   HTML21)    PDF (7564KB)(357)   

    人类活动已被认为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关键因素。然而市域尺度下人为因素对热岛效应强度的影响尚不明确。基于多源地理数据计算了2012—2018年中国市域尺度的日间地表城市热岛效应强度(SUHI),分析了市域尺度SUHI的时空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并构建驱动因子与SUHI的关系模型;结合IPCC提出的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来预测不同情景下的人类活动强度,并模拟2020—2100年的SUHI。结果表明:2012—2018年市域尺度上,年均SUHI空间分布呈现出南方整体高于北方,东南沿海最强、西北地区最弱的特征,且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2012—2018年间SUHI有略微的增强(均值增幅达0.08℃)。SUHI受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共同影响,其中GDP及城乡植被差异(ΔNDVI)对SUHI影响显著。2020—2100年5种SSPs情景下中国大部分城市的SUHI显著增强,其中SSP5情景下SUHI变化最剧烈(均值增幅达0.67℃)。此外,大体量城市未来的SUHI在不同发展情景下差异明显。从驱动因素来看,大多数城市的GDP是SUHI增长的主要人为驱动因素。对典型城市的对比分析发现,在21世纪末上海城市群、天津市、乌鲁木齐市及南宁市的SUHI波动范围可能分别达到4.83~8.98℃、3.24~4.95℃、1.11~1.55℃、2.61~4.05℃。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路径下SUHI可能的时空变化趋势,对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冬季大范围极端冷、暖日的时空变化特征
    王玮, 王欢, 左志燕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4): 418-430.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272
    摘要313)   HTML32)    PDF (4270KB)(356)   

    利用1961—2020年中国逐日地表气温观测资料,综合考虑其概率密度分布与空间范围,定义了全国一致冷日、一致暖日与全国反位相型冷暖日3种全国性极端冷、暖日,并分析了各自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冬季全国性极端冷、暖日共960 d。其中一致冷日358 d,一致暖日271 d,反位相型冷暖日331 d。在21世纪前,一致冷日数与累计强度随时间逐渐下降,冬季与2月的一致冷日数均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显著突变减少;一致暖日则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其中只有12月的一致暖日数在70年代末突变增加。21世纪前冬季一致冷(暖)日的下降(上升)受2月的影响最大。进入21世纪后,1月一致冷日的增加使冬季一致冷日出现小幅度上升,而2月一致暖日迅速减少导致冬季一致暖日在21世纪初有小幅度下降,之后1月一致暖日的迅速增加使得冬季一致暖日继续上升。冬季、1月、2月的反位相型冷暖日的天数均在20世纪70—80年代突变减少,21世纪10年代前,冬季反位相型冷暖日主要受到2月变化的影响,之后1月的贡献更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碳排放配额分配规则对煤电收益的影响研究
    刘元欣, 罗旭, 张为荣, 袁家海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3): 334-346.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181
    摘要259)   HTML7)    PDF (4170KB)(337)   

    依据中国煤电现状及碳电市场发展趋势,在6种碳价及3种传导率组合的碳配额分配规则下,利用经济调度模型对1000 MW、600 MW和300 MW燃煤机组发电收益影响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300 MW机组对配额基准线与拍卖比例的变化较为敏感。在碳价为50.0元/t、79.9元/t及碳价传导率为20%的碳电市场耦合初期阶段下,配额基准线下降至0.74 t CO2/(MW∙h)或拍卖比例升高至50%,300 MW和600 MW机组存在负收益情况。若碳价及其传导率增加,配额基准线与拍卖比例改变对煤电机组造成的负效应更可控;核证减排量比例扩大对提高机组收益影响甚微,可以作为碳市场的一种有益补充并加以监管。因此,在充分考虑煤电承受力和竞争力前提下,制定碳配额分配规则应适应碳电市场发展阶段,积极推动碳电市场耦合传导碳成本,配合抵销机制来加速碳减排。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混合制度复合体视域下新时代中国气候外交的战略选择
    王硕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4): 520-529.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047
    摘要297)   HTML12)    PDF (1307KB)(324)   

    当前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处于“混合驱动”的多元格局之下,气候混合制度复合体应运而生。气候混合制度复合体内的成分制度具有非正式等级性、异质性和双向遵从性,这超越了传统制度复合体的等级性、同质性和单向遵从性。该优势促使其成分制度在互动上基于功能效率理论和治理权力转移理论,表现出更高的实质性契合和政治契合,有助于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朝着善治的方向前进。面对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所处的态势和发展趋势,新时代的中国气候外交应进一步全方位增进在气候混合制度复合体中的参与维度,系统性增强其成分制度间的耦合协调度,并创新性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蕴于气候混合制度复合体中,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目标下中国气候风险管理前景分析
    马丽娟, 袁佳双, 黄磊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4, 20 (1): 48-61.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122
    摘要214)   HTML18)    PDF (2898KB)(323)   

    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加剧了气候变化风险,未来这种风险将更加复杂且难以管理。早期预警是减轻灾害风险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文章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早期预警发展及早期预警技术的全球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国际早期预警从概念提出到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发展的4个阶段,剖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的3方面内涵。结合我国早期预警服务的现状和发展模式,以及新形势下面临的气候风险、预警需求和技术差距,提出了在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目标下,我国在气候风险管理方面的3个优先方向。一是加强对复合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发展机理和预报预警的科学研究,以及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潜在临界要素的研究,评估极端事件和临界要素引爆后的潜在级联影响和规模,提高灾害风险认知能力,拓深、拓广已有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提升防范新型气候灾害风险能力;二是识别气候变化对行业、领域和区域绿色低碳转型可能造成的产业风险,加快构建面向气候和气候变化尺度的国家级气候安全早期预警平台,提升全社会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三是开展多灾种早期预警国际合作,帮助尚无早期预警系统或早期预警系统效力不足的国家建立和完善早期预警系统,重点是厘清区域和国家存在的主要气候灾害风险和等级,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紧迫需求,提供多品类气象防灾减灾公共产品,提高国际影响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实物期权法的航空公司减排投资策略研究
    陈俣秀, 王超彬, 于剑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4): 483-495.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260
    摘要229)   HTML15)    PDF (1644KB)(319)   

    民航绿色发展是推进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提高我国民航业供给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一。中国民航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随着市场的恢复,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将刚性增长。在民航业关注的减排技术或措施中,与飞机及发动机技术改进、航班地面与空中运行水平提升以及市场机制等减排措施相比,可持续航空燃油的使用减排潜力巨大,但投资及成本高昂。文章从航空公司的角度出发,采用实物期权方法构建了减排投资价值模型,重点讨论了可持续航空燃油投资策略,包括投资阈值、投资时点、掺混比例、最优投资条件等,分析市场机制、燃油成本等不确定性因素对航空公司减排投资行为的影响,并提出航空公司开展减排投资时需要重点关注的碳排放约束下激励投资的条件以及使用何种掺混比例等问题,为航空公司减排策略、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碳排放权交易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及影响机制
    丁丽媛, 王艳华, 王克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6): 786-798.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092
    摘要218)   HTML10)    PDF (1674KB)(318)   

    减污降碳协同共治能够缓解我国环境质量改善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双重压力。碳排放权交易是减碳的关键市场手段,厘清其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协同作用至关重要。文中基于2006—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DID)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协同作用,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碳交易试点具有显著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其中CO2与SO2的协同控制效果最显著,但政策效应的持续性有待增强;政策能通过降低能源消费量、改善能源结构这两条路径降低CO2与大气污染物排放,但调整产业结构尚不存在该传导作用。为增强碳排放权交易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文中从加强碳交易监管力度、坚持能源消费提质降耗、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3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知公告 More  
» 专栏征稿|农业温室气体减排专栏
  2023-06-30
» 第一届气候变化科学大会 ——新形势、新使命、新贡献(2023)
  2023-06-30
» “气候投融资”专栏征稿启事
  2023-04-18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图表检索


  友情链接 More  
京ICP备11008704号-4
版权所有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电话/传真:(010)58995171 E-mail:accr@cma.gov.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