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两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及不同运输方式的碳排放水平和强度分析
    田佩宁, 毛保华, 童瑞咏, 张皓翔, 周琪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3): 347-356.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183
    摘要4343)   HTML161)    PDF (1759KB)(3207)   

    针对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量核算边界、范围、方法不清的问题,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运输方式分解,建立统计口径清晰、可与国际对标的交通碳排放测算模型,测算2019年中国交通运输业和各运输方式的CO2排放量,分析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结构和不同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强度,为中国交通运输业制定碳减排路径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2019年中国交通运输业的CO2排放量为12.74亿t,仅次于美国(17.88亿t),占全国CO2排放总量的比重为12.42%,占世界交通运输CO2排放总量的比重为14.82%。中国交通碳排放结构较分散,作为碳排放主体的道路运输排放占比(79.15%)低于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85.19%~96.69%),而航空、水路、轨道交通的碳排放占比则高出许多,分别为9.13%、7.06%、4.39%。碳排放强度由大到小排序为航空、公路、铁路、水运。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60城市站1901—2019年日降水数据集的构建
    战云健, 陈东辉, 廖捷, 鞠晓慧, 赵煜飞, 任国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6): 670-682.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006
    摘要835)   HTML47)    PDF (10270KB)(3049)   

    近年来中国区域降水的极端化问题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关研究也获得了大量成果。但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高分辨率降水资料序列多从1951年左右开始,普遍缺少20世纪早期中国的逐日降水资料,对于近一百多年中国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及其机理,目前还不清楚。基于多来源的1901—1950年原始观测报表数字化逐日降水资料,补充先前未录入的“无降水”和缺测数据,研发质量控制方案并开展质量控制,补充录入检出的缺失和错误数据并再次质控,结合1951年以来的现代降水日值资料,建立中国60个城市站1901—2019年降水日值数据集。数据集评估结果显示,早期中国东部地区的台站较为密集,数据完整性和正确性较好,但中国西部的台站数量少且完整性和正确性偏低。本数据集构建的年总降水量累积值序列与已有的月降水量数据基本一致。基于该数据集,研究发现重庆站近百年来的降水未出现显著的趋势性变化。该数据集使后续分析研究中国极端降水的百年尺度长期变化特征成为可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PCC AR6报告解读:全球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发展评估
    彭雪婷, 吕昊东, 张贤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5): 580-590.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140
    摘要1530)   HTML224)    PDF (3777KB)(2293)   

    近年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三工作组报告对CCUS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围绕减排潜力、减排成本、综合效益及应用前景等方面,对CCUS相关技术进行了系统全面评估。结论显示,CCUS技术是全球气候目标实现不可或缺的减排技术组合,到21世纪中叶有潜力实现累积千亿吨级减排效应,但当前CCUS技术成熟度整体处于示范阶段,成本较高,减排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综合考虑CCUS可以有效降低巨额资产搁浅风险、具有良好社会环境效益等因素,我国应结合自身“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和基本国情,将CCUS作为战略性技术,统筹政策顶层设计、加速技术体系构建、探索市场激励机制、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促进CCUS技术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PCC AR6报告关于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主要结论的解读
    王蕾, 张百超, 石英, 韩振宇, 陆波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4): 389-394.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082
    摘要2255)   HTML456)    PDF (3524KB)(2257)   

    文中对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关于观测和预估的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方面的主要结论进行了解读。报告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自然和人类系统造成了广泛的不利影响,尤其是气候变化下的复合风险和极端事件呈现日益加剧和频繁的趋势。目前,不同地区和部门的关键风险已多达127种,且随着气候变暖以及生态社会脆弱性的加剧,将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更加普遍和不可逆的影响。相对第五次评估报告,本报告进一步扩展了风险的内涵,归纳了8个代表性关键风险,更加全面地评估了5个“关注理由”的风险水平,评估结果有利于加深对于气候变化影响的认识和及时制定行动对策。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PCC AR6报告解读:气候变化与水安全
    刘俊国, 陈鹤, 田展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4): 405-413.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051
    摘要2066)   HTML163)    PDF (4613KB)(2173)   

    保障水安全是应对和缓解气候变化的核心问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二工作组报告单独设立第四章“水”,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全球水循环的影响,评估了水循环变化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指出了当前与未来的水安全风险,分析了与水相关适应措施的收益与成效。报告显示,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加速了全球水文循环,对水安全产生负面影响,面临水安全风险的人口与地区增多,并增加了由社会经济因素造成的水资源脆弱性。水安全风险随全球升温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在水安全脆弱地区表现更为显著。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可有效降低未来的水安全风险,有助于实现水安全、可持续发展和具有气候恢复力的发展三重目标。我国水安全问题突出,急需在“灰-绿”基础设施生态水文效应、三维水资源短缺、水-粮食-能源耦合、地球系统模拟器研发应用等方面重点开展研究工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人口和经济格点化数据集
    姜彤, 苏布达, 王艳君, 王国杰, 罗勇, 翟建青, 黄金龙, 景丞, 高妙妮, 林齐根, 刘述慈, 姜汕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3): 381-383.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106
    摘要1245)   HTML160)    PDF (1353KB)(2007)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PCC AR6报告解读: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
    黄存瑞, 刘起勇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4): 442-451.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143
    摘要1480)   HTML122)    PDF (1582KB)(1822)   

    IPCC近期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其中第7章“健康、福祉和不断变化的社区结构”评估了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和福祉的当前影响以及未来风险,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和适应策略。报告明确指出,气候变化对气候敏感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精神心理健康等的威胁正在增加,并表现出复合暴露和连锁事件的风险,且预计未来风险还会随着全球变暖而进一步加剧。实施积极和有效的气候变化适应措施并快速采取行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和避免气候变化导致的健康风险,但不会完全消除所有风险。报告凸显了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未来需要加大对健康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科技创新、规划、行动和资金支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PCC AR6 WGIII报告减缓主要结论、亮点和启示
    王卓妮, 袁佳双, 庞博, 黄磊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5): 531-537.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123
    摘要1510)   HTML267)    PDF (1306KB)(1769)   

    2022年4月4日,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报告和决策者摘要发布。报告全面评估了2010年以来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科学进展,为国际社会深度认识和理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不同温升水平下的减排路径以及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行动等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基于报告主要结论,围绕温室气体排放的区域差异、减缓路径分类、与土地利用相关的排放评估及CO2去除技术评估等方面的亮点,文中提出在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政策行动中,中国应坚定“双碳”战略目标,在综合考虑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差异背景下,将可持续发展、公平和消除贫困植根于社会发展愿景中实施减缓路径,并加快提升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核心科学技术的研发进度,以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发达经济体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路径及启示
    樊星, 李路, 秦圆圆, 高翔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1): 102-115.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073
    摘要902)   HTML161)    PDF (2512KB)(1654)   

    随着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加速,实现碳达峰已经成为全球气候行动的核心,各国也相继制定碳中和目标并开展行动。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部分已实现碳达峰的发达经济体也提出了各自的碳中和承诺。文中从“整体-阶段”及“焦点-公平”视角分析了欧盟和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碳达峰的历程和特点,以及其碳中和目标和规划。研究发现,发达经济体在碳达峰过程中普遍经历了较长的爬坡期(58~136年)和平台期(4~20年),在碳达峰时,发达经济体的能源结构以油气为主,油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57%~77%,其人均排放量、历史累计排放以及人均GDP也都处于较高水平,在碳达峰前后总体处于经济与碳排放脱钩状态。各发达经济体的碳中和路径均以能源转型为重点,采用了多元化的政策工具,并且注重低碳和负碳技术的革新。根据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展望,在实现碳中和时,均难以将绝对排放量降为零,都需要通过碳移除手段进行抵消。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中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是具有雄心的气候承诺,相较其他发达经济体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建议运用全面综合的政策工具支撑碳中和目标的有效落实,加快中国的气候立法,在兼顾公正转型的同时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注重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方面的新技术开发应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碳总量控制新进展:省域碳配额分配研究综述
    谭显春, 程永龙, 顾佰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1): 63-73.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053
    摘要1052)   HTML63)    PDF (1430KB)(1595)   

    为加快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国正探索碳总量控制制度,而省域碳配额分配是落实总量控制目标的重要抓手。从分配准则、分配方法和分配结果3个环节对关于中国省域碳配额分配的研究开展综述。结果表明,兼顾公平和效率原则是各方研究共识,但对于公平原则的解读和测度尚存争议。指标法和优化法在省域碳配额分配中被广泛采用,前者能兼顾多方利益,后者能提升分配效率;混合法因具备多方法优势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博弈法因缺乏透明度而较为罕见。既有分配结果对各省分配的减排责任与各省实情间尚有差距,并仅关注某一特定年份当期或者某一时间区间内累计的碳配额分配,缺乏对逐年碳配额分配的关注。建议后续研究进一步关注兼顾公平与效率、考虑区域异质性与消费端排放责任、采用多方法组合、兼容个案特殊性的跨期动态分配方法学的构建过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交通运输温室气体核算边界和测算方法研究
    李晓易, 吴睿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1): 84-90.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034
    摘要948)   HTML39)    PDF (1217KB)(1577)   

    交通运输行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双碳”目标对交通领域碳减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统计和温室气体排放测算的统计数据基础较为薄弱,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公布统一的交通运输温室气体核算方法,温室气体排放存在底数不清的问题,其核算边界、范围、方法都有待进一步明确。文中通过梳理国内外交通运输领域温室气体核算边界及测算方法,提出了适用于我国交通运输不同子领域温室气体的测算研究思路。并针对我国交通运输温室气体核算工作现存问题,从健全行业能耗与排放核算方法体系、建立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数据共享机制、加强交通能耗与碳排放核算方法培训、强化数据质量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IPCC AR6报告中有关农业系统结论的解读
    段居琦, 袁佳双, 徐新武, 居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4): 422-432.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035
    摘要1116)   HTML96)    PDF (2910KB)(1475)   

    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相比,第六次评估报告(AR6)有关农业的评估对象由作物生产系统延伸到粮食供应链系统,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不利影响的证据在加强。气候变化改变了作物适宜种植区,使中高纬度及温带地区作物种植界限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推移。人为引起的气候变暖阻碍了作物产量的增长,地表O3浓度增加使作物产量降低,CH4排放加剧了这种不利影响。气候变化加剧作物病虫草害,极端气候事件高发加剧了粮食不安全,推升了国际粮食价格。适应措施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基于自然的适应方案在增强作物生产系统气候恢复力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较高潜力。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大战略需求出发,AR6报告对我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的启示如下:需要高度重视气候变化背景下作物种植适宜区转变与种植带北移的重要战略价值,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加强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防治体系和能力建设,保障粮食生产稳定性;关注气候变化对国际作物生产和谷物贸易的影响,统筹国内、国际市场粮食资源,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业温室气体减排与作物生产高效协同,为实现国家减排目标做出贡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MIP6模式对亚洲陆地生态系统的模拟评估与预估
    孙晓玲, 谢文欣, 周波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1): 49-62.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045
    摘要1394)   HTML108)    PDF (11960KB)(1454)   

    基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模式模拟以及观测数据,评估了9个CMIP6模式对亚洲地区叶面积指数(LAI)、总初级生产力(GPP)和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模拟性能。模拟评估结果表明,9个CMIP6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亚洲地区陆地生态系统LAI、GPP和NPP的时空分布特征。综合来看,多模式集合(MME)模拟效果最佳,其模拟的LAI、GPP和NPP与观测的空间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0、0.81和0.89,均方根误差在0.5左右。在此基础上,利用MME结果进一步预估了亚洲地区陆地生态系统在SSP1-2.6、SSP2-4.5和SSP5-8.5情景下的未来变化。总体而言,亚洲地区LAI、GPP和NPP到21世纪末都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温室气体高排放情景下的上升趋势大于温室气体低排放情景下的上升趋势,亚洲中高纬度地区的增幅大于低纬度地区的增幅。从区域平均来看,到21世纪末期,与当今气候态相比,北亚LAI、GPP和NPP的增幅最大,其在SSP5-8.5情景下分别增加68%、106%和90%;东南亚增幅最小,分别为15%、34%和39%。在SSP1-2.6情景下,北亚LAI、GPP和NPP在21世纪末的增幅分别为23%、29%和26%;东南亚分别为3%、10%和11%,意味着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亚洲区域陆地生态系统变绿和固碳幅度加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PCC AR6报告解读:气候变化对城市、住区和关键基础设施的影响与适应
    汪军能, 秦年秀, 姜彤, 苏布达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4): 433-441.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114
    摘要820)   HTML167)    PDF (3597KB)(1277)   

    IPCC AR6 WGII评估了气候变化对城市、住区和关键基础设施的影响、风险及应对。气候变化对城市影响的程度和范围逐渐增加,全球城市化的过程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加剧了城市和住区的风险。通过社会基础设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灰色/工程基础设施所采取的适应措施对气候恢复力发展均有贡献,而城市适应差距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气候恢复力发展需要多方协作、弥合政策行动差距、提升适应能力。评估报告的经验和案例为我国城乡地区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提供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梅里雪山地区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异及海拔效应
    缪文飞, 刘时银, 朱钰, 段仕美, 韩丰泽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3): 328-342.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1.207
    摘要921)   HTML61)    PDF (8338KB)(1268)   

    梅里雪山地区是中国地形起伏最大的地区之一,其气候环境复杂多变、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对区域气温和降水的系统分析有助于揭示区域内冰川变化的原因和水文循环过程。站点观测的缺乏和再分析资料的低空间分辨率是精细刻画该地区气象条件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中首先基于有限站点观测,采用尺度因子法和月尺度的回归校正对ERA5-Land产品进行校准;然后,考虑气温和降水的海拔效应,采用Anusplin插值的方式对校准后的结果进行统计降尺度。最终获得了梅里雪山地区近30年(1990—2020年)1 km空间分辨率的气温、降水数据,并以此分析了这一地区降水、气温的时空异质性及其在不同海拔梯度上的表现特征。结果表明,区域气温以0.15℃/(10 a)的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各季节升温的幅度及分布范围各异;降水则以-41.19 mm/(10 a)的速率呈显著下降趋势,整个区域呈“变暖变干”的倾向。区域增温具有明显的海拔依赖性,海拔低于4000 m和>5000 m时,增温不随海拔变化而变化,当海拔处于4000~5000 m时,增温幅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区域降水也具有显著的海拔梯度效应,当海拔<5000 m时,西坡降水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当超过该海拔后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东坡降水始终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梅里雪山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是大气环流背景和复杂地理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域持续的变暖及降水的减少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该区冰川水资源的流失。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球主要山地气候变化特征和异同——IPCC AR6 WGI报告和SROCC综合解读
    马丽娟, 效存德, 康世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5): 605-621.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1.278
    摘要942)   HTML44)    PDF (4876KB)(1265)   

    IPCC SROCC和AR6对高山区气候变化的评估表明,近期全球山地增暖速率提高,1980年代以来亚洲高山区增暖速率明显高于全球平均和其他高山区同期水平。各山地增暖普遍具有海拔依赖性,但机制复杂且区域差异大,除落基山脉未来气温增幅随海拔降低外,其余山地均随海拔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全球山地年降水在过去几十年没有明显趋势;预计未来北半球许多山地年降水将增加5%~20%,但极端降水变化的区域和季节差异较大,其中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极端降水频次和强度都将增大。山地年最大雪水当量的减少在固-液态降水转化的海拔高度带更强,未来山地降雪和积雪变化不仅与排放情景有关,而且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2010—2019年全球山地冰川物质亏损较有观测记录以来的任何一个10年都多,亚洲高山区虽然冰川物质亏损速率较小,但每年亏损的冰量在全球四大高山区中仅次于安第斯山脉南段。预计山地冰川将持续退缩数十年或数百年,未来亚洲高山区冰川退缩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将居全球四大高山区之首。山地多年冻土温度升高、厚度减薄,预计未来多年冻土将加速退化,即使在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1世纪末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面积预计也将减少13.4%~27.7%。从评估的完整性和信度水平来看,山地观测和研究仍存在巨大差距。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PCC AR6报告解读: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变化
    胡轶伦, 冀国旭, 李积宏, 干珠扎布, 胡国铮, 高清竹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4): 395-404.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071
    摘要667)   HTML226)    PDF (3505KB)(1235)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的第二章表明,气候变化对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较前期评估结果更为严峻。人为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恢复力恶化,生物群落转移,疾病的传播范围和发病率增加,野火燃烧面积增加和持续时间延长,局部地区物种灭绝,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增加。未来气温升高2~4℃情景下,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中高灭绝风险物种占比为10%~13%,野火燃烧面积增加35%~40%,森林地区50%以上树木面临死亡风险,15%~35%的生态系统结构发生转变,碳损失持续增加,气温的升高将进一步加剧这些风险造成的严重且不可逆的影响。通过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等人为适应和减缓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的气候变化范围内保护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并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在气候变化下的恢复力。加剧的气候变化将阻碍适应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为保证措施的有效性需要考虑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并加快适应措施的部署。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历史排放趋势和驱动因素相关核心结论解读
    谭显春 戴瀚程 顾佰和 黄晨 朱开伟 马啸天 闫洪硕 刘心远 朱衍磊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153
    录用日期: 2022-08-24

    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进展与评价
    蒋含颖, 高翔, 王灿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5): 591-604.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086
    摘要862)   HTML188)    PDF (2493KB)(1205)   

    气候变化是当前世界面临的巨大挑战,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间合作已成为普遍共识。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三工作组(WGIII)报告第十四章回顾了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以来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进展,基于所提出的评价体系对进展进行了系统评估。报告认为,AR5 以来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最重要的进展是基于《巴黎协定》建立的以国家自主贡献为核心的全球行动模式;除《巴黎协定》外,国际上也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其中,气候俱乐部是国际气候合作研究的新热点。对于《巴黎协定》的有效性,目前国际社会存在正反两种观点,并认为《巴黎协定》能否达成既定目标取决于是否有能力强化全球下一步的集体气候行动目标和实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德国能源转型进程及对中国的启示
    李品, 谢晓敏, 黄震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1): 116-126.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119
    摘要1061)   HTML171)    PDF (4742KB)(1199)   

    总结发达国家能源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回顾了中国和德国电力结构的演变进程,阐述了中国和德国能源转型的机制,并以2022年3月19日为例,分析了德国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的经验。研究表明,健全的法律体系为德国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保障,“煤炭委员会”和相关财政支持有效解决了煤电转型过程中的问题,电力市场化是发展可再生主体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前提,风力和光伏发电精准预测与管理是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关键,煤电和互联互通的欧洲电网是当前德国电力供给的重要保障,过于激进的退煤去核战略是造成2022年德国能源危机的重要原因。最后,从法律保障、市场改革和可再生能源预测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中国能源转型的政策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内外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研究现状和展望
    王科, 黄晶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2): 160-172.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096
    摘要800)   HTML64)    PDF (1678KB)(1182)   

    太阳能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大规模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太阳能资源进行合理且准确的评估是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然而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太阳辐射观测资料十分有限,利用其他气象数据对太阳能资源进行评估是目前的主流方法。文中归纳和总结国内外太阳能资源评估的4种主要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路线以及最新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的误差范围,系统地讨论各种评估方法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经验模型和人工智能模型较依赖数据的特征,物理模型中云影响太阳辐射过程的描述存在不准确性,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资料同化和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选定较关键。发展多种方法结合的太阳能资源混合评估模型是未来太阳能资源评估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PCC AR6报告关于气候变化适应措施的解读
    秦云, 徐新武, 王蕾, 韩振宇, 陆波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4): 452-459.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078
    摘要933)   HTML83)    PDF (2983KB)(1178)   

    适应举措对降低人类和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化风险有着积极的影响。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全面评估了适应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深入评估了适应局限性和不良适应。报告认为,个人、地方、区域和国家各级的适应行动都在增加,但是在做决策时需考虑不良适应的风险。报告从经济、技术、制度、社会、环境和地球物理这6个维度,对23个适应措施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这些适应措施分布在陆地、海洋与生态系统,城乡与基础设施系统,能源系统以及跨部门等四大系统,其中,基于森林的适应、具有恢复力的电力系统、能源可靠性等适应措施具有高信度的高可行性。适应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会随着气候变暖的增加而降低,需要采用多种措施来降低未来气候变化风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MIP6与CMIP5对历史大气层顶和地表辐射收支模拟的时空对比
    万梓文, 王伟, 吕恒, 仇培宇, 李雨竹, 卢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4): 468-481.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1.261
    摘要995)   HTML55)    PDF (9049KB)(1081)   

    基于云和地球辐射能量系统观测数据集(CERES),对比分析了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CMIP5)和第六阶段(CMIP6)模拟的历史大气层顶和地表辐射收支的年际变化和空间分布,明确了多模式间不确定性大的关键区域。结果表明:在年际尺度上,除地表向上长波辐射外,CMIP6的辐射分量的集合均值较CMIP5更接近于CERES观测值,全球地表向下短波辐射的高估和大气逆辐射的低估在CMIP6中分别降低了1.9 W/m2和3.3 W/m2。除大气逆辐射外,CMIP6的辐射分量在多模式间的一致性较CMIP5提高。在北极,CMIP6对大气层顶反射短波、大气层顶出射长波和地表向下短波辐射的模拟偏差较CMIP5大。在南北纬60°,CMIP6对大气逆辐射的模拟偏差较CMIP5大。其他区域CMIP6的辐射分量更接近CERES观测值。CMIP6模拟的地表向下短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不确定性较大区域面积较CMIP5减小,但不确定性极大区域面积无变化。地表净辐射的不确定性空间分布在两代CMIP间变化甚小。青藏高原、赤道太平洋、热带雨林、阿拉伯半岛和南极洲沿海依然是地球系统模式模拟辐射收支不确定性极大的关键区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西北降水变化趋势和预估
    张诗妍, 胡永云, 李智博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6): 683-694.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1.281
    摘要1211)   HTML81)    PDF (6867KB)(1072)   

    利用观测资料、GPCC再分析资料和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模拟结果,研究了我国西北地区近几十年及未来降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79—2019年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在全年各季节均有显著增加,其中秋季增加最多。CMIP6模拟结果显示,随着全球变暖,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在2015—2100年将继续增加。至21世纪末,在SSP2-4.5和SSP5-8.5情景下,我国西北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将分别增加约13.7%(37 mm)和25.8%(78 mm),其中降水量增加最多的季节分别为夏季和春季。考虑到西北地区蒸发量也将随全球变暖而增加,模式平均的结果显示西北地区年平均净降水量在两种情景下的增幅分别约1.4%和4.9%,表明我国西北地区未来气候呈现显著的变湿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西北地区未来降水增加可能与局地大气低层位势高度降低和上升运动加强有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MIP6 陆面、雪和土壤湿度模式比较计划(LS3MIP)评述
    王一诺, 乔梁, 左志燕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6): 795-800.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131
    摘要606)   HTML62)    PDF (1063KB)(1050)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江上游近120年来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时空变化关系及其传递特征
    李帅, 曾凌, 张存杰, 肖潺, 张强, 龚文婷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3): 263-277.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225
    摘要863)   HTML64)    PDF (14533KB)(1045)   

    气象干旱是水文干旱的前兆,探明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的传递特征及规律,对水文干旱早期预警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江上游1901—2020年长系列气象水文数据,采用标准化降雨蒸散发指数(SPEI)和标准化径流指数(SRI)分别表征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情势,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和滑动窗口法计算不同月份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的传递时间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引入湿润指数(HI)和水库指数(RI),探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干旱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120年来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均有加重趋势,且随时间尺度增大,干旱历时增长;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递时间整体呈现明显时空异质性,即冬季长、其他季节短,西北部长、东南部短;干旱传递在春、夏季整体呈加快趋势,在秋、冬季整体呈减慢趋势,干旱传递时间变化与长江上游整体干湿状况和密集水电开发有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船舶使用岸电的经济性分析
    陶学宗, 王谦益, 李汉卿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4): 492-502.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1.237
    摘要695)   HTML33)    PDF (2275KB)(1042)   

    文中构建了船舶使用岸电的经济性分析模型,并以挂靠上海港洋山三期码头的欧洲航线典型集装箱船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基准情景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不提供任何补贴,无论是否征收环保税,船舶使用岸电的成本均高于辅机发电,此时船舶使用岸电不具经济性。为使船舶使用岸电具有经济性,船舶剩余寿命不宜少于5年,岸电使用补贴不宜低于0.55元/(kW∙h),仅征收环保税时税率提高幅度不宜低于当前设定税率的458%,岸电使用率不宜低于39%,单次供电时间不宜低于11.8 h。若岸电收费标准≥1.73元/(kW∙h),或燃油消耗率低于158.70 g/(kW∙h),或合规燃油价格低于2841元/t,则船舶几乎不可能使用岸电。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国碳市场引入CCER交易及抵销机制的经济影响研究
    张宁, 庞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5): 622-636.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055
    摘要939)   HTML44)    PDF (1732KB)(1035)   

    基于中国风电及光伏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现状及发展趋势,针对CCER供给、抵销和价格形成等关键机制问题,运用电力部门细分的递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了在取消电价补贴的背景下全国碳市场引入风电及光伏CCER交易及抵销机制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引入CCER交易及抵销机制会降低碳配额交易价格,并缓解取消电价补贴对风电和光伏电力的负面影响,但也会削弱全国碳市场的碳减排效果,且随着CCER供给总量增加这些作用更明显;全国碳市场引入CCER交易及抵销机制后,碳排放强度较高的控排行业将选择购买更多的CCER,其中火电行业是主要的CCER需求方;未来我国如果不放开CCER项目备案审批则风电行业将是主要受益方,而未来适度放开CCER项目备案审批则风电和光伏行业都将从中受益。因此,全国碳市场在引入CCER交易及抵销机制的同时需从紧设置初始碳配额发放量,并可考虑适时重启CCER项目备案审批工作以更好地促进风电和光伏电力的发展,但允许的CCER清缴比例上限应结合碳减排目标合理设定,以避免对全国碳市场产生较大冲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京津冀城市群气候变化及影响适应研究综述
    王玉洁, 林欣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6): 743-755.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019
    摘要877)   HTML65)    PDF (1748KB)(1030)   

    本文对2000年以来京津冀城市群气候变化及影响适应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京津冀城市群年平均气温和极端高温指数显著升高,年降水量波动减少,到21世纪10年代,极端强降水指数降低。京津冀气候变化是全球变暖和城市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化加速了京津冀变暖趋势,增加了极端高温和极端强降水的频率和强度,气候风险高。未来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面临高温热浪、强降水、水资源短缺和海平面上升等风险将更严峻,气候变化适应是京津冀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适应策略等方面研究已取得了明显进展,但适用性和针对性还存在不足。本文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深入研究城市化对气候变化的反馈,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共同作用下的气候风险精细化预估技术,系统研究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和不同行业的脆弱性,加强温室气体监测评估技术研究,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路径和技术研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面向福祉和公平的需求侧减排路径、潜力与政策
    郑馨竺, 董馨阳, 王灿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5): 546-556.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072
    摘要624)   HTML163)    PDF (4475KB)(1016)   

    需求侧减排是协同实现碳中和目标与民生福祉、社会公平改善的重要抓手,也是以“人”为中心连接不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纽带。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首次独立成章(第五章)介绍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侧解决方案。报告将需求侧减排与福祉、公平等目标关联起来,依循“避免-转变-改进(ASI)”的战略框架,梳理了需求侧的减排措施和减排潜力;揭示了社会文化、心理活动、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等因素对需求侧减排的关键驱动作用,指出多种驱动因素之间相互依赖,呈现叠加效应;明确了激发需求侧减排的动力和能力需要科学的行为干预和政策设计以推动系统性变革。文中对该章主要结论做扼要解读,同时就该章节对中国的相关研究和政策启示展开讨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PCC AR6报告关于气候恢复力发展的解读
    张百超, 庞博, 秦云, 韩振宇, 陆波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4): 460-467.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080
    摘要913)   HTML60)    PDF (3073KB)(996)   

    文中对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关于气候恢复力发展(CRD)相关内容进行解读。CRD的概念最初由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引入,AR6在AR5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正式将CRD定义为实施温室气体减缓和适应措施的过程,以支持所有人的可持续发展。新的定义更加强调了公平性原则,并且在评估内容中对不同社会选择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增强了CRD的可操作性,也强调了其紧迫性与不可逆性。报告主要从适应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在人类系统和自然系统中促成CRD的实现:城市化趋势为CRD同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城市化在加剧气候变化风险的同时也会通过带动周边乡村地区的适应行动来推动CRD;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有助于保护生态系统也有助于提高其自身的恢复力,但在较高温升水平下部分适应行动将会无法实施。AR6 WGII报告评估显示,比起AR5报告的时间节点(2014年)的评估结论,当前全球CRD行动更紧迫,实行有效的、公平的应对气候变化措施迫在眉睫。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PCC AR6报告解读:地下水
    刘俊国, 孟莹, 张学静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4): 414-421.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036
    摘要873)   HTML230)    PDF (3606KB)(986)   

    地下水已成为满足全球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的重要来源,也是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关键资源。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二工作组报告对全球和区域历史时期及未来地下水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估。报告指出:(1)自21世纪初以来,由于地下水灌溉用水量增加,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地下水储量呈现下降趋势。(2)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地下水开采量将持续增加,包括全球主要含水层中不可再生的地下水。(3)在热带和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引起强降水发生频率加快,导致地下水补给量呈增加趋势;在高寒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地下水主要补给期从春季向冬季演变,由于融雪周期和融雪量的减少造成高寒地区春季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在地下水退化区域开展渐进式生态修复,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水安全的重要措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区域气候模式集合对中国径流深的模拟评估和未来变化预估
    韩振宇, 徐影, 吴佳, 石英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3): 305-318.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1.165
    摘要725)   HTML56)    PDF (9531KB)(975)   

    对5组区域气候模式集合模拟的中国径流深进行评估,并且预估了温室气体高排放情景RCP8.5下的未来变化。结果表明:多区域气候模式集合结果能够基本模拟出径流深的观测特征,对年径流深的空间分布特征模拟较好,但量值存在一定的系统偏差,特别是黄河中游、海河和松辽河存在明显的正偏差,且对全国9个流域片中东南、西南和西北诸河的年内分配总体模拟效果相对较差。未来到21世纪末,全国平均年径流深在各个时段都以增加为主,增加幅度多在5%以内。未来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大致表现为“北增南减”的分布特征,但不会改变中国水资源南多北少的空间格局;其中,黄河、西南和西北诸河流域片呈显著的增加趋势,淮河、长江和东南诸河流域片呈现显著的减少趋势,海河、松辽和珠江流域的变化趋势不显著。21世纪末期各地的变化多在±30%以内,且多模式预估的正负变化一致性较高。到21世纪末期,各流域片平均的径流深季节分配总体特征没有明显变化,径流深的最大月份基本维持不变,分配比例的数值有±2%以内的变化,且各季节的增减变化存在明显流域间差异。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区域性极端骤发干旱与传统干旱事件形成过程的对比
    叶天, 余锦华, 施欣池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3): 319-327.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1.212
    摘要850)   HTML60)    PDF (2456KB)(952)   

    2009/2010年云贵地区(YGR)和2013年夏季中南地区(CSC)发生了近几十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事件。文中对比了两次干旱事件的发展速度,基于水分收支原理,诊断影响干旱发展的物理过程。结果显示,CSC干旱发展前,温度升高,蒸散发增加,土壤湿度减少,高温和降水减少对干旱有触发作用;而YGR的降水减少使干旱开始发展。CSC干旱事件发展迅速,YGR干旱事件发展缓慢,同时前者干旱的维持和恢复时间也短于后者,这些差异与蒸散发过程强弱有关。CSC干旱事件发展阶段,蒸散发过程强,平均为4.7 mm/d,8 d时间,土壤湿度从45%减少到20%,促使干旱快速形成(典型骤发干旱)。YGR干旱发展阶段,蒸散发过程弱,平均为1.7 mm/d,土壤湿度从45%减少到20%历时2个多月(传统干旱)。蒸散发的强弱主要与区域大气柱的水汽净辐散有关。CSC干旱发展阶段,其大气柱水汽净辐散达每天3.1 kg/m2,增强了陆气水分交换,使蒸散发远大于降水,土壤湿度快速下降,加快干旱发展速度。YGR的区域大气柱水汽净辐散为每天1.1 kg/m2,只有CSC的1/3,使干旱发展缓慢。两个干旱事件的大气柱水汽净辐散主要发生在经向方向,即由区域北界相对较强的经向水汽输送引起。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协同:全球实践与启示
    侯一蕾, 邢方圆, 马丽, 杨鸣, 温亚利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1): 91-101.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150
    摘要746)   HTML181)    PDF (1384KB)(944)   

    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两大热点和难点环境问题,二者协同推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广泛共识。文中在总结我国“双碳”目标下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协同的现状与挑战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协同方面的政策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各主要国家近年来在战略规划、生态空间、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以推动二者协同,在这些实践推动下,全球已逐渐将“碳中和”和“生物多样性”融入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作为二者协同领域最有效的新路径、将绿色金融和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二者协同发展的新动力。鉴于此,我国在二者协同推进中亟需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双碳“1+N”政策体系,注重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融入城镇化、乡村振兴等重大国家发展战略,鼓励引导绿色金融、数字科技支持二者协同的重点领域,提高公众认知和社会参与,以推进二者协同并助力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PCC AR6报告解读:强化技术和管理创新的交通运输部门减碳路径
    高园, 欧训民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5): 567-573.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149
    摘要639)   HTML150)    PDF (1275KB)(932)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交通运输章评估了该行业温室气体的减缓措施和转型路径。1990年以来,全球交通运输部门温室气体排放量一直增长,2019年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排放源,仅次于电力、工业以及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AFOLU)部门,其增长速度超过其他最终用途行业。报告强调了交通减排的重要性,主要的减排措施包括三方面:首先是减少需求,其次是对陆路交通部门进行脱碳,再次是对重型的水运和航空运输等进行脱碳。评估的多种燃料和动力技术处于不同的商业化水平,它们未来应用时间节点和规模各有不同。对于陆路交通来说,需要继续推进电气化;对于水运和航空来说需要进一步应用低碳技术,并优化国际管理机制;从中长期来看,所有部门都需要强调运输服务需求管理和运输效率的提升。情景相关的文献评述分析表明,全球温升目标要求全经济部门采取减排措施,特别是交通电气化的减排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部门的脱碳。如果不采取减缓措施,交通运输部门排放在2050年可能增长65%(相对2010年);如果成功实施减缓战略,该部门的排放量将减少68%,这也与全球1.5℃温升目标要求相一致。关于这些减缓措施的分析和判断,对我国交通运输部门实现碳中和与碳达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稻田甲烷排放现状、减排技术和低碳生产战略路径
    秦晓波, 王金明, 王斌, 万运帆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5): 541-558.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3.136
    摘要601)   HTML49)    PDF (5774KB)(928)   

    作为第一大主粮作物,水稻在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低碳生产不仅关乎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更对国家粮食自给率提升、国民膳食营养改善和气候外交的实施意义重大。文中从我国稻田甲烷(CH4)排放现状、减排技术和低碳生产战略等方面,系统论述了低碳可持续稻谷生产系统的实现路径。近年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尽管有所波动,但水稻单产持续增加,2021年平均亩产高达474.2 kg,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稻田也是我国CH4主要排放源(1.87 亿t CO2e),占我国农业活动CH4排放总量的40.1%。因此,面对水稻可持续生产、未来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及气候外交的多重挑战,稻田CH4减排要充分考虑水分、肥料、品种、耕作和菌剂产品等的综合运筹,以人为强化措施为主,辅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建立主产稻区适用“抑菌减排-增腐固碳-良种丰产-减投增效”的“抑增良减”技术体系。实施覆盖作物种植、免耕轮作、高产低排品种选育、覆膜保墒、菌剂增效产品、智能机具、合理密植、肥蘖脱钩、干湿交替和增氧耕作等十大技术模式,在确保稻米有效供给的同时减排增碳,实现水稻可持续绿色高质量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认识减缓气候变化最新进展科学助力碳中和
    袁佳双, 张永香, 陈迎, 于金媛, 王红丽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5): 523-530.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176
    摘要663)   HTML196)    PDF (1925KB)(921)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报告归纳和总结了第五次评估报告发布以来的最新减缓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将为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气候变化减缓行动、系统转型、追求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报告指出1850—2019年人类活动已累积排放了约2.4万亿t CO2,其中58%是1990年前排放的。未来想要控制全球的温升水平就必需立即采取减缓行动。在低和最低排放情景下,化石能源均需大幅减少;可再生能源将是未来能源供应的主体;实现碳中和需要依赖负排放技术和增加碳汇。技术进步是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条件之一。加速和公平的气候行动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报告结论再次表明中国碳中和目标符合《巴黎协定》低于2℃并努力实现1.5℃温升目标的减缓路径。未来我国应围绕报告中涉及的国家核心关切和重点内容加强专题研究。在加强科学解读和有效使用报告结论的同时,更需主动参与IPCC科学评估进程,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为我国气候治理理念的国际传播贡献力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温室气体核算模型
    徐一剑, 李潭峰, 徐丽丽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 (3): 355-365.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1.235
    摘要572)   HTML43)    PDF (1814KB)(891)   

    城市的低碳发展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及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城市的低碳发展影响重大。为解决现有的城市温室气体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使总体规划促进城市低碳发展,构建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温室气体核算模型。该模型基于“空间布局—用地类型—部门划分—模型方法”的框架,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与国土空间规划要素紧密结合;建立了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并解决了中心城区的碳排放核算问题,可进行国际间比较;解决了总体规划能源预测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核算方法供灵活选择,与完全基于用地类型的方法相比,降低了不确定性。最后基于模型提出了评估总体规划低碳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与参考指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淮河地区亚热带北界变化
    秦正, 赵景峰, 程武学, 王捷, 苏华丽, 何亚玲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 (1): 38-48.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104
    摘要808)   HTML36)    PDF (7773KB)(879)   

    基于1970—2019年秦岭-淮河地区气象站点观测数据,以日均温稳定≥10℃持续日为主要指标,以1月平均气温为辅助指标,借助薄盘样条插值(TPS)及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普通克里金插值法,探讨秦岭-淮河地区亚热带北界对全球气候变暖及变暖“停滞”现象的响应及变化。结果表明,1970—2019年秦岭-淮河地区日均温稳定≥10℃持续日及1月平均气温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但二者高低值的分布年份并不相同;50年来亚热带北界在秦岭段出现了明显的向高海拔地区移动的趋势,其中,秦岭南坡共计抬升153.3 m,北坡抬升148.8 m。在变暖“停滞”期间,秦岭南、北坡亚热带北界所处海拔的变化具有较高的同步性,但在1980s至1990s期间差异性较大。1970—2019年亚热带北界在淮河段北移1.3个纬度以上,在115°E附近甚至达到3个纬度,与中国过去2000年亚热带北界曾到达的最北位置相仿;从年代际上来看,亚热带北界在1990s期间北移最明显,黄河流域下游部分区域已由暖温带逐渐转化为亚热带。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知公告 More  
» 专栏征稿|农业温室气体减排专栏
  2023-06-30
» 第一届气候变化科学大会 ——新形势、新使命、新贡献(2023)
  2023-06-30
» “气候投融资”专栏征稿启事
  2023-04-18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图表检索


  友情链接 More  
京ICP备11008704号-4
版权所有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电话/传真:(010)58995171 E-mail:accr@cma.gov.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