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PCC. Climate change 2013: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2] 史军, 穆海振. 大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上海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1):1-8
[3] The World Bank. Cities and climate change:an urgent agenda[R]. Daniel Hoornweg, December 2010, No. 10
[4] 廖慧璇, 籍永丽, 彭少麟.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16, 25(7):1253-1258
[5] 黄庆旭, 何春阳, 史培军, 等. 气候干旱和经济发展双重压力下的北京水资源承载力变化情景模拟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5):859-870
[6] 闫胜军, 何霄嘉, 王烜, 等. 城市气候承载力定量化评价方法初探[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6, 12(6):476-483
[7] 李响, 钱敏蕾, 徐艺扬, 等. 基于区域气候与城市发展耦合模型的气候变化适应度评价:以上海市为例[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4(2):210-219
[8] 郑艳. 城市决策管理者对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的认知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6, 12(2):118-123
[9] 於琍, 卢燕宇, 黄玮等. 气候承载力评估的意义及基本方法[R].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289-301
[10] 刘小敏. 北京市人资环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 27(18):146-147
[11] 谢海生, 庄贵阳, 周枕戈. 低碳城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初探[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 30(3):13-18
[12] 洪国平, 王凯, 吕桅桅, 等. 典型低碳宜居社区人居气候舒适性评价[J]. 气象科技, 2015, 43(1):156-161
[13] 湛东升, 张文忠, 余建辉, 等. 基于客观评价的北京城市宜居性空间特征及机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4):68-73
[14] 徐大海, 王郁, 朱蓉. 大气环境容量系数A值频率曲线拟合及其应用[J]. 中国环境科学, 2016, 36(10):2913-2922
[15] 北京统计信息网. 北京区域统计年鉴[R/OL]. 2008-2013[2016-10-12]. http://www.bjstats.gov.cn/tjsj/
[16] 刘勇洪, 徐永明, 马京津, 等. 北京城市热岛的定量监测及规划模拟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7):1156-1163
[17]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GB/T 27963-201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
[18] 邓根云, 冯雪华. 我国光温资源与气候生产潜力[J]. 自然资源, 1980, 2(4):11-16
[19] Han Z, Zhou B, Xu Y, et al. Projected changes in haze pollution potential in China:an ensemble of regional climate model simulations[J]. Atmospheric Chemistry & Physics, 2017:1-46. DOI:10.5194/acp-2016-1014
[20] 姜翠红, 李红, 曹均, 等. 北京山区沟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29):208-211
[21] 郑祚芳, 轩春怡, 高华. 影响北京城市生态环境的气候指数变化趋势[J]. 生态环境学报, 2012(11):1841-18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