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3-1719
CN 11-5368/P
主管:中国气象局
主办:国家气候中心
创刊于 2005 年 (双月刊)
  作者中心
    » 在线投稿/查稿
    » 投稿指南
  审稿中心
    » 审稿要求
    » 专家在线审稿
    » 编委在线审稿
  在线办公
    » 主编审稿登录
    » 远程编辑登录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4160623
今日访问:58
当前在线:5
  欢迎扫码关注  

微信号:accr_journal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年, 第5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09-09-3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研究论文
青海省气候变化的区域性差异及其成因研究
陈晓光;李林;朱西德;王振宇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05): 249-254.  
摘要 ( 3579 )   HTML ( PDF (3705KB)( 1672 )
利用1961-2006年青海不同区域气象资料,分析了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最高气温和降水量等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年代际变化和气候突变前后的差异性,分析了气候显著变化并存在明显区域性差异的可能归因。结果表明:近46 a来青海不同区域年平均气温均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其中以柴达木盆地增暖最为明显,气候倾向率达0.44℃/10a;降水量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柴达木盆地年降水量显著增多,气候倾向率为6.67 mm/10a,而东部农业区年降水量则呈现出减少趋势。温室气体浓度的显著增加、云量变化、高空水汽输送的变化以及下垫面状况差异等因素是造成青海气候显著变化并具有明显区域性特征的可能成因。
对喜马拉雅山脉中段6个台站的气候变化分析
张核真;边巴次仁;唐小萍;马鹏飞;路红亚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05): 255-259.  
摘要 ( 2939 )   HTML ( PDF (2690KB)( 1339 )
利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北两侧6个气象站1971-2007年逐月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趋势、异常及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北两侧年、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冬半年升温幅度大于夏半年。年及夏半年平均气温均为随年代升高趋势,而冬半年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较70年代略偏低,90年代后又逐渐升高。21世纪前7 a升温最为显著,较20世纪70年代升高0.6~1.1℃。1997年该地区南侧年平均气温发生突变,突变后增温趋势更加明显。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异常偏暖年份出现的几率明显增加,且南侧多于北侧。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侧年及冬夏半年降水均呈增多趋势。南侧年和夏半年降水呈减少趋势,冬半年为增多趋势。降水异常出现在20世纪80、90年代,21世纪后降水出现异常的概率明显减少。近40 a,北侧气候具有暖湿化趋势;南侧冬半年与之类似,但夏半年及全年呈暖干化趋势。
以树轮宽度重建秦岭中段分水岭地区1-7月平均气温
刘禹;刘娜;宋慧明;蔡秋芳;包光;王伟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05): 260-265.  
摘要 ( 3050 )   HTML ( PDF (3382KB)( 1467 )
根据秦岭中段分水岭地区秦岭落叶松树轮宽度指标,建立了该地区1814-2003年的树轮标准化年表。分析表明,该地标准化年表与当年1-7月平均气温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设计转换方程,利用多元回归技术重建了秦岭中段分水岭地区的1-7月平均气温,重建序列的方差解释量为41.2% (F=15.062, p<0.0001),重建序列显示在过去190 a中气温较低的时段主要有1814-1850年和1876-1889年;偏暖期主要有1851-1875年和1890-1933年;而1934-1990年这一时期气温变化幅度较小,气温相对比较稳定;1990年之后升温明显。
2050年前中国雾日变化趋势的预估
刘赫男;罗勇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05): 266-270.  
摘要 ( 3310 )   HTML ( PDF (2673KB)( 1514 )
利用1971-2005年中国591个气象台站的雾日资料以及逐日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资料,分析了35 a来中国各区域年雾日数与这些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利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所提供的模式数据资料,针对3种不同的排放情景,对21世纪上半叶各区域年平均雾日进行预估。结果表明:对划分的9个雾区的年雾日数的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可以用来进行预估;未来50 a中国大部分地区雾日呈明显减少的变化趋势,在A1B,A2和B1情景下,雾日减少的平均幅度分别为16.2%,13.4%和12.9%。未来50 a中国雾日预估结果的空间分布显示:3种情景下未来中国大部分雾区雾日数都将减少,个别地区雾日数有增加趋势,其中A1B情景下雾日减少区的减少趋势最明显,而B1情景下雾日增加区的增加趋势最明显。
塔城地区沙尘天气变化特征
李新东;王飞;井立军;何琳;高婧;井立红;朱海江;马玲霞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05): 271-277.  
摘要 ( 3485 )   HTML ( PDF (3923KB)( 1384 )
根据1961-2005年塔城地区9个气象站地面实测资料,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对塔城地区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 沙尘天气高发区位于沙湾、乌苏一带,次高值中心位于额敏,沙尘日数与大风日数、降水量空间分布呈反向分布的特点;2) 年均沙尘暴日数为3.8 d,主要发生在4-9月;3) 沙尘日数呈减少的趋势,其中沙尘暴日数以1.0 d/10a的速率显著减少,大风日数以10.5 d/10a的速率显著减少;4) 沙尘暴、扬沙、浮尘日数分别在1993、1992、1973年发生了显著减少的突变;5) 近半个世纪来新疆的冷空气活动强度和频率有所减弱(小),而大风日数的显著减少是沙尘日数减少的主要原因。
世界主要CO2排放国家和地区的排放状况及对比分析
向亮;高庆先;周锁铨;陈永立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05): 278-284.  
摘要 ( 3541 )   HTML ( PDF (4065KB)( 1701 )
通过对国际能源机构(IEA)最新公布的各国CO2排放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1990-2005年世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CO2排放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降幅较大,而且在2000年之后基本保持稳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CO2排放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非OECD国家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CO2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整体上也呈现负增长,但各国情况相差较大。在人均排放量方面OECD国家普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大多数非OECD国家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4个国家级野外站大气CH4本底浓度变化特征
刘立新;周凌晞;温民;张芳;方双喜;姚波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05): 285-290.  
摘要 ( 3123 )   HTML ( PDF (3818KB)( 1562 )
CH4是仅次于CO2的重要温室气体。2006年9月至2008年8月期间,按全球大气本底观测要求,在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凤山4个国家级野外站开展每周一次空气样品flask瓶采样分析,获得了该地区为期2 a的大气CH4本底浓度资料。结果表明,2 a间瓦里关、上甸子、临安和龙凤山4站CH4浓度年均增幅分别为9.1×10-9、3.8×10-9、21.8×10-9和8.2×10-9;瓦里关站大气CH4浓度增长趋势与全球平均状况较为接近,能较好地反映北半球中高纬度内陆地区大气本底特征;但上甸子站年均本底值相对较低且季振幅偏小,而龙凤山和临安站季节变化规律相似,表现为CH4浓度冬季高而夏季偏低且季振幅较大。
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估算
王平;黄耀;张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05): 291-297.  
摘要 ( 3169 )   HTML ( PDF (3476KB)( 1545 )
将稻田甲烷排放模型CH4MOD和GIS空间化数据库结合,模拟估计了中国大陆1955-2005年水稻生长季稻田甲烷排放量。结果表明:中国稻田甲烷排放总体呈增加趋势,1960年代、1970年代、1980年代和1990年代年均排放量分别为(3.18±0.53)、(4.71±0.27)、(5.22±0.24)和(5.79±0.34)Tg,2000-2005年平均排放量为(6.25±0.36) Tg。1960-1975年增加最快,速率为0.167 Tg/a;自1970年代中期开始增加速率减缓,为0.054 Tg/a。中国稻田甲烷排放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江苏和安徽省,约占全国稻田甲烷排放总量的73.2%。自1980年代初以来,东北三省稻田甲烷排放增加显著,这主要归因于该区水稻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
对策论坛
印度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简析
孙振清;刘滨;何建坤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05): 298-303.  
摘要 ( 3469 )   HTML ( PDF (3440KB)( 1980 )
2008年6月印度政府发布了《气候变化国家行动方案》,阐明了印度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立场以及减缓和适应措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温室气体减排的责任和义务;由于近年印度排放不断上升,方案也着重提出了提高能效、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措施。与我国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进行对比,印度国家行动方案中的一些观点和措施值得我国研究和借鉴,该方案为我国进一步提出应对策略、加强国际合作提供了参考。
调查研究
大学生气候变化意识的一次调查--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潘葳楠;余潇潇;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05): 304-308.  
摘要 ( 3288 )   HTML ( PDF (3128KB)( 1613 )
大学气候变化教育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个自主设计的问卷,随机抽样调查了南京农业大学部分在校本科生,评价和分析了其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水平、应对行动态度与行动的意愿性等。结果表明,被调查者在气候变化与农业的关系上有较高的认知,但在气候变化意识的不同方面和年级间及专业间都存在一定差异。农学类学生对于温室气体的产生途径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了解不够,不过,高年级学生和农科类学生关于气候变化与农业关系方面的认知分别显著高于低年级和文科类学生。然而,学生个体间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参与态度上有很大差异,而气候变化的总体意识和参与态度与年级关系相对较弱。看来,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育中急需加强气候变化教育。建议开设气候变化及其应对的公共选修课或专门气候变化管理课程,以适应应对气候变化的人才培养需求。
科学知识
5.5 kaBP事件
王绍武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05): 309-310.  
摘要 ( 2122 )   HTML ( PDF (1309KB)( 1399 )
京ICP备11008704号-4
版权所有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电话/传真:(010)58995171 E-mail:accr@cma.gov.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