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建平. “美丽冰冻圈”的缘起与发展[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4, 20(6): 711-720. |
[2] |
田利军, 徐森雨.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中国民航脱碳路径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4, 20(4): 454-464. |
[3] |
陈国荣, 王苏萨, 邓晶, 侯浩一, 尹书琪, 冯玮, 曲浩泽. 中国气候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构建、分析与应用前景[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4, 20(3): 361-372. |
[4] |
王娇娇, 张虎, 金晓颖, 黄帅, 王宏伟, 王文辉, 詹涛, 周刚义, 车富强, 李艳, 李新宇, 何瑞霞, 张泽, 张圣嵘, 李国玉, 童长江, 王逊, 金会军. 变暖背景下砾石换填对多年冻土区机场跑道下地温场的影响[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4, 20(3): 291-303. |
[5] |
陈婷婷, 余文君, 李艳忠, 白鹏, 星寅聪, 黄曼捷, 邵伟. 中国1960—2019年体感温度的时空变化及其风险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4, 20(3): 265-277. |
[6] |
董李丽, 张焓, 李清泉, 汪方, 赵崇博, 谢冰. 不同分辨率CWRF模式对中国区域气温模拟的比较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4, 20(2): 129-145. |
[7] |
聂心宇, 谭红建, 蔡榕硕, 高学杰.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预估未来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活动[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1): 23-37. |
[8] |
战云健, 陈东辉, 廖捷, 鞠晓慧, 赵煜飞, 任国玉. 中国60城市站1901—2019年日降水数据集的构建[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6): 670-682. |
[9] |
王霞, 王瑛, 林齐根, 李宁, 张馨仁, 周笑影.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滑坡灾害人口风险评估[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2): 166-176. |
[10] |
王倩之, 刘凯, 汪明. NEX-GDDP降尺度数据对中国极端降水指数模拟能力的评估[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1): 31-43. |
[11] |
汤秭晨, 李清泉, 王黎娟, 伍丽泉. CMIP6年代际试验对中国气温预测能力的初步评估[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1, 17(2): 162-174. |
[12] |
袁志逸, 李振宇, 康利平, 谭晓雨, 周新军, 李晓津, 李超, 彭天铎, 欧训民. 中国交通部门低碳排放措施和路径研究综述[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1, 17(1): 27-35. |
[13] |
潘金玉, 苏布达, 王艳君, 景丞, 翟建青, 姜彤.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下2020—2050年中国分产业产值时空变化[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0, 16(6): 725-737. |
[14] |
王岱,孙银川,游庆龙.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对中国冬季最低气温年代际变化的贡献[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0, 16(1): 70-77. |
[15] |
马欣,王文涛,张雪艳,吴绍洪,刘燕华. 基于哥本哈根学派的中国气候安全化比较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 15(6): 693-6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