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CC. Climate change 2013: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2] 仇保兴.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 中国发展观察, 2010(4):56-58
[3] 张占斌.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3(1):48-54
[4] 彭红碧, 杨峰.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 理论探索, 2010(4):75-78
[5] 方创琳. 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J]. 地理学报, 2014, 69(8):1130-1144
[6] 潘家华, 郑艳, 王建武, 等. 气候容量:适应气候变化的测度指标[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2):1-8
[7] 李华姣, 安海忠. 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和评价方法综述:基于内容分析法[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3(8):65-68
[8] 於琍, 卢燕宇, 黄玮, 等. 气候承载力评估的意义及基本方法[M]//王伟光, 郑国光, 巢清尘, 等.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5).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268-280
[9] 卢燕宇, 王胜, 田红, 等. 近50年安徽省气候生产潜力演变及粮食安全气候承载力评估[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3):428-435
[10] Alberti M, Advances in urban ecology:integrating humans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in urban ecosystems[M]. New York:Springer, 2008
[11] 丁丽. 试述FDI在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D]. 安徽:安徽大学, 2013
[12] 石磊, 王胜, 盛绍学. 近50年安徽省气候年景评估方法[J]. 地理研究, 2012, 31(9):1580-1588
[13] 谷家川, 彭丰, 沈非, 等. 基于CASA模型的皖江城市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7(4):371-377
[14] 孙瑾, 缪旭明, 薛建军.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J]. 中国应急管理, 2014(5):44-47
[15] 张宇, 曹卫东, 梁双波, 等.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协同演化时空格局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5):715-724
[16] 封志明, 杨艳昭, 游珍, 等. 基于分县尺度的中国人口分布适宜度研究[J]. 地理学报, 2014, 69(6):723-737
[17] 陶云, 何华, 何群, 等. 1961-2006年云南可利用降水量演变特征[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6(1):8-14
[18] 徐大海, 王郁. 确定大气环境承载力的烟云足迹法[J].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6):1734-1740
[19] 安徽省气象局. 安徽省气象灾害年鉴[M]. 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9
[20] 张继权, 李宁. 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与管理的数量化方法及其应用[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264-293
[21] 杨忍, 刘彦随, 龙花楼. 中国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特征[J]. 地理研究, 2015, 34(3):475-486
[22] Reuter H I, Nelson A, Jarvis A. An evaluation of void filling interpolation methods for SRTM dat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2007, 21(9):983-1008
[23] Loveland T R, Reed B C, Brown J F, et al. Development of a global land cover characteristics database and IGBP DISCover from 1 km AVHRR dat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0, 21(6-7):1303-1330
[24] 闫胜军, 何霄嘉, 王烜, 等. 城市气候承载力定量化评价方法初探[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6, 12(6):476-483
[25] 陶寅, 黄勇, 杨元建, 等. 城市化进程对安徽省风速的影响[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6, 12(6):519-526
[26] 程向阳, 谢五三, 王凯, 等.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方法研究及其在安徽省的应用[J]. 气象科学, 2012, 32(1):80-85
[27] 赵雪雁, 江进德, 张丽, 等. 皖江城市带城市经济联系与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分析[J]. 经济地理, 2011, 31(2):218-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