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3-1719
CN 11-5368/P
主管:中国气象局
主办:国家气候中心
创刊于 2005 年 (双月刊)
  作者中心
    » 在线投稿/查稿
    » 投稿指南
  审稿中心
    » 审稿要求
    » 专家在线审稿
    » 编委在线审稿
  在线办公
    » 主编审稿登录
    » 远程编辑登录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4160623
今日访问:58
当前在线:5
  欢迎扫码关注  

微信号:accr_journal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年, 第1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11-3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气候系统变化
1961—2016年我国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客观识别及其气候特征
叶殿秀,王遵娅,高荣,王荣,肖潺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 (6): 575-583.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18.172
摘要 ( 1222 )   HTML ( 164 )   PDF (1186KB)( 1216 )

利用全国2287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逐日降水资料,基于对暴雨区进行连续追踪的思路,采用暴雨相邻站点数和暴雨区中心距离确定了中国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客观识别方法;根据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平均强度、持续时间和平均范围构建了区域性暴雨过程的综合强度评估模型。利用该客观方法对1961—2016年中国的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识别,并分析其气候和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我国区域性暴雨过程年均38.5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一年各月均可出现,但主要出现在4—9月,其中7、8月发生最为频繁,6月区域性暴雨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综合强度强,这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现象有关。一年中,区域性暴雨过程首次出现日期平均为3月6日,末次出现日期平均为11月14日;1961—2016年,我国年区域性暴雨过程首次出现日期呈明显提前、末次日期呈显著推后、暴雨期呈显著延长的变化趋势;年发生总频次呈微弱增多,较强区域性暴雨过程次数呈明显增加趋势;区域性暴雨过程的覆盖范围和综合强度均呈显著增大趋势。南方型区域暴雨过程变化趋势与全国的基本一致;北方型首次日期呈提前、末次日期呈推后趋势,发生频次有微弱减少趋势,覆盖范围、持续时间、综合强度均无明显变化趋势。

数据处理方法对中国区域平均降水序列精度的影响
战云健,任国玉,王朋岭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 (6): 584-595.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19.023
摘要 ( 856 )   HTML ( 105 )   PDF (9520KB)( 1038 )

利用地面观测站点资料研究大范围地区的降水长期变化规律,选取不同的指标会使分析结果出现显著差异。利用中国大陆区域内2139个国家站的逐日降水资料,比较不同数据处理方法得到全国和中国西部、中国东部地区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的区域平均时间序列,探讨对其变化趋势估算的偏差。研究表明,1951—1957年估算的中国区域平均降水量原始值出现虚假的偏高,使趋势估算出现较大误差;1951—2016年中国西部地区平均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时间序列的波动幅度显著偏大;区域平均降水量、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的距平和标准化距平序列较为可信。全国平均降水量、降水日数的原始值和距平值序列都基本反映了中国东部湿润地区降水的变化,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变化主要由西部干燥区域的降水变化构成,降水量标准化距平则可综合反映湿润和干燥地区的降水变化。

气候变化条件下雅砻江流域未来径流变化趋势研究
董立俊,董晓华,曾强,魏冲,喻丹,薄会娟,郭靖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 (6): 596-606.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18.176
摘要 ( 1045 )   HTML ( 75 )   PDF (5708KB)( 960 )

雅砻江为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流域径流变化将直接影响雅砻江梯级水库群运行安全和发电调度,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对雅砻江流域径流的影响十分必要。首先建立了流域月尺度的SWAT模型,然后使用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模拟未来2006—2100年流域内各站点的气象数据,最后使用流域SWAT模型对未来2006—2100年月径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未来雅砻江流域径流呈上升趋势,且增幅随着辐射强迫的增加同步增大,RCP2.6、RCP4.5、RCP8.5这3种典型浓度路径下年平均径流增幅分别为8.9%、12.5%、16.7%,且2020S(2006—2035年)、2050S(2036—2065年)、2080S(2066—2100年)这3个时期年径流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RCP2.6浓度路径下为先逐步增加达到峰值后略有减少,RCP4.5浓度路径下为先逐步增加达到峰值后趋于稳定,RCP8.5浓度路径下为持续增加。流域径流年内分配方面,3种典型浓度路径下汛期径流占全年比例在2020S、2050S、2080S这3个时期均为先降后升趋势,整个预测期总体为降低趋势,RCP2.6、RCP4.5及RCP8.5这3种浓度路径下整个预测期的均值分别由基准期的75.9%降低为72.9%、72.0%、71.2%。径流增加会对流域洪水特性产生较大影响,为此应该修正流域设计洪水计算结果和调整防洪调度方案,以降低雅砻江流域梯级水库群因气候变化而产生的运行风险,并提高发电调度效率。

气候变化影响
基于共享社会经济路径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影响要素分析
潘金玉,苏布达,翟建青,王艳君,姜彤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 (6): 607-616.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19.028
摘要 ( 1053 )   HTML ( 62 )   PDF (1264KB)( 1268 )

基于最新的经济和人口普查及逐年统计年鉴,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经济预测模型,分析了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框架下中国“全面二孩”政策后2010—2100年经济发展趋势,并解析了劳动投入量、资本投入量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研究发现:(1)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下,21世纪中国经济均呈增加趋势,GDP增速在2030年前基本维持在6%上下,但2030—2060年代迅速下降,2070年代起SSP1和SSP4路径下增幅低于0.5%,SSP2、SSP3和SSP5路径下增幅保持在0.5%~1.5%。(2)影响经济发展的三要素中,劳动投入量在SSP3路径下先减后增,于2060年代达到谷值;在其他路径下均先增后减,于2020年代达到峰值。资本投入量在SSP1路径下持续增加,2080年代起趋于平缓;其他路径下均呈持续增加趋势,但在SSP4路径下,在2060和2070年代有所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在所有路径下均呈增加趋势。(3)改革开放以来,资本投入量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未来,SSP1和SSP2路径下,全要素生产率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而SSP5路径下,资本投入量仍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湿球温度冷度日反映制冷能耗的适用性评估
曹经福,李明财,孙玫玲,陈跃浩,杨艳娟,张瑞雪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 (6): 617-623.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19.092
摘要 ( 790 )   HTML ( 52 )   PDF (916KB)( 615 )

基于湿球温度提出一种新的表征制冷能耗的冷度日,利用TRNSYS软件模拟得到1961—2012年逐月制冷能耗,分析了基于湿球温度的冷度日反映我国不同建筑气候区制冷能耗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除上海外,基于干球温度的冷度日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制冷能耗,仅能解释逐月制冷能耗的17%~60%;基于湿球温度的冷度日能够很好地反映各建筑气候区的制冷能耗,可以解释逐月制冷能耗的67%~98%。此外,各建筑气候区随着设定的基础湿球温度不同,计算得到的冷度日对制冷能耗的解释量不同。基础湿球温度为16.85℃的冷度日对哈尔滨和天津制冷能耗解释量最大,而不同基础湿球温度的冷度日对上海和广州制冷能耗解释量均无明显差异。以上研究结果证实,基于湿球温度的冷度日能较好地反映各建筑气候区制冷能耗,但各气候区用湿球冷度日反映制冷能耗时应设定不同的基础湿球温度。

天山新疆段植被物候特征及其气候响应
玛地尼亚提·地里夏提,玉素甫江·如素力,海日古丽·纳麦提,肉克亚木·艾克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 (6): 624-632.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19.094
摘要 ( 1548 )   HTML ( 71 )   PDF (19831KB)( 1012 )

基于MODIS的MCD12Q2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结合遥感降水和气温数据产品,探求了天山新疆段2001—2014年植被物候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对作用。天山新疆段植被物候始期呈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特征,集中于3月10日至5月15日,全区14年平均值为3月20日;植被物候末期具有纬度地带性分布特征,集中于10月1日至10月25日。天山新疆段植被物候始期在山区呈不显著推迟趋势,绿洲和平原呈不显著提前趋势;植被物候末期主要呈不显著提前趋势;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天山植被物候期的重要因素。物候始期受当年春季气温的影响最为显著,也受到前一年冬季降水量的影响,其与降水量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夏季和秋季降水量是天山新疆段植被物候末期的主要影响因素。

温室气体排放
部分国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比较分析
陈怡,刘强,田川,李晓梅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 (6): 633-640.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19.146
摘要 ( 952 )   HTML ( 82 )   PDF (750KB)( 894 )

面向21世纪中叶的长期低排放发展战略是继国家自主贡献之后,衡量各国长期减排努力的重要文件。文中针对已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正式提交长期低排放发展战略的12个国家,从各国战略的总体结构、主要内容和实施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各国长期减排力度存在较大差别,分行业和分气体类型的减排目标分解仍较为初步,战略涉及的中长期减排目标与全球长期温升控制目标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长期减排政策措施的经济性尚不明确,并且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与需求间仍存在巨大缺口,这些问题均会严重制约长期低排放战略的后续有效实施。为推动中国长期战略的制订,文中从持续对各国战略跟踪分析、强化“两步走”战略安排下分阶段减排目标和任务分析研判、强化对战略路径特别是薄弱环节的梳理和拓展研究,以及加强对中国跨领域前瞻性相关重大战略问题的深入研究等4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时间序列一致性和2005年清单重算研究
马翠梅,王田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 (6): 641-648.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19.125
摘要 ( 979 )   HTML ( 49 )   PDF (962KB)( 716 )

《巴黎协定》透明度后续实施细则对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时间序列一致性方面的要求显著增强。文中基于IPCC清单指南中对温室气体清单重算的要求,对作为我国国家自主贡献基年的2005年温室气体清单进行重算。由于增加了新的排放源或吸收汇、更新部分活动水平或排放因子数据以及采用了更新的方法学,重算后的2005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排放量(以CO2当量计,下同)为80.15亿t(不包括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即LULUCF),相比重算前增加了6.6%。能源领域对重算后总排放量上升影响最大,增加了4.26亿t,其中CO2增长主要来自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三经普)对2005年化石燃料消费量的修订,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上升主要原因是新增加了排放源。未来我国将更频繁地对以往清单年份开展重算,建议结合《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要求加强对我国温室气体清单时间序列一致性问题的研究,以更好地支撑国内应对气候变化决策分析,以及满足未来《巴黎协定》下的履约要求。

“十四五”中国分省经济发展、能源需求与碳排放展望——基于CMRCGE模型的分析
李继峰,顾阿伦,张成龙,孙振清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 (6): 649-659.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19.060
摘要 ( 1612 )   HTML ( 69 )   PDF (1436KB)( 1849 )

在梳理新常态以来各省经济布局发展以及能源需求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利用中国多区域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hina Multi-Regional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MRCGE),对“十四五”时期各省经济社会发展、能源需求及碳排放进行了模拟分析。主要结论包括:(1)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引下,预计到“十四五”末,中国将有13个省市人均GDP超过1.5万美元,16个省市人均GDP在1.0万~1.5万美元之间,各省经济有望实现平稳较快发展。(2)预计2025年各省能源需求总量可达54.5亿tce(由于数据原因,未测算西藏),“十四五”年均增长约为1.5%,能源需求仍保持低速增长。同时能源需求的重心逐步从东部向中部转移,而西部地区能源大省的用能比重基本保持稳定,这与各地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导向基本一致。(3)“十四五”时期各省的碳排放(主要考虑能源利用碳排放)强度年均降幅约为5.4%,绝大部分省份降幅超过4.0%。近年来碳强度显著下降的趋势有望继续保持。

绿色交通目标下集装箱“公转铁”的CO2减排潜力评估
陶学宗,吴琴,尹传忠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 (6): 660-669.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19.027
摘要 ( 708 )   HTML ( 29 )   PDF (1287KB)( 881 )

为提高集装箱“公转铁”减排潜力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在分析“公转铁”减排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空箱调运和重箱运输“门到门”运输链的干线运输、端点装卸、电力设备作业、集卡短驳、公铁中转等排放,引入反映活动类型、设备结构、能源生命周期排放的参数,对作业活动-方式结构-能耗强度-排放因子(ASIF)方法进行改进,建立“公转铁”减排潜力评估框架。以义乌—宁波港域出口集装箱运输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公开文献获取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忽略必要因素将会导致每TEU运输需求“公转铁”的CO2减排率被高估0.50~36.73个百分点;最佳“公转铁”情景可减排3.42万t CO2,相应减排率为13.58%。研究结果可为政府相关部门客观评估“公转铁”的减排潜力、制定有效的“公转铁”政策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基于LEAP模型的城市交通低碳发展路径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黄莹,郭洪旭,廖翠萍,赵黛青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 (6): 670-683.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19.010
摘要 ( 2225 )   HTML ( 88 )   PDF (1384KB)( 2300 )

以广州市为例,应用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通过设置政策情景、低碳情景和绿色低碳情景,模拟不同发展情景下广州交通领域未来的能源消费需求和CO2排放趋势,分析城市低碳发展的方向和路径。结果显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生产生活运输需求的增加,广州交通领域碳排放总量将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政策情景下,广州交通领域的CO2排放将于2035年左右达到峰值,严重滞后于广州市提出的碳排放总量达峰目标;低碳和绿色低碳情景下,通过加大低碳政策措施的力度,达峰时间有望分别提前到2025年和2023年。要实现城市交通的低碳发展,促进交通碳排放提前达峰,需要大力发展铁路和水路运输,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有效控制小汽车数量和出行频率,不断提高交通工具的清洁化和能效水平,逐步形成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城市交通低碳发展。

对策论坛
《巴黎协定》强化透明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展望
王田,董亮,高翔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 (6): 684-692.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19.022
摘要 ( 1211 )   HTML ( 57 )   PDF (835KB)( 1161 )

以信息报告和审评为主要内容的透明度体系是《巴黎协定》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巴黎协定》建立了“强化的透明度框架”,并在2018年底达成了实施细则,形成了强化的透明度体系。这一体系建立在既往透明度履约实践基础上,针对缔约方在《巴黎协定》下所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义务,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履约灵活性和支持的情况下,遵循通用的模式、程序和指南。该规则体系有利于提高缔约方履约报告质量和可比性,督促各方履行条约义务,增进全球气候治理多边机制互信。然而这一体系相比既往实践,给发展中国家提出强化要求的同时尚未落实强化的支持,且体系本身的运行效率还有待观察。为此,各国应当做好充分的国内体制机制建设准备,国际社会应当落实对发展中国家履约的支持,强化相应能力建设。

基于哥本哈根学派的中国气候安全化比较分析
马欣,王文涛,张雪艳,吴绍洪,刘燕华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 (6): 693-699.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18.161
摘要 ( 991 )   HTML ( 56 )   PDF (2686KB)( 1840 )

采用哥本哈根学派提出的安全化方法,对中美气候安全化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安全是一种主体间现象,通过中美气候安全化水平的对比,可以清楚地识别出中国处于由政治权威、科学权威作为安全化主体的高强度“安全化”过程中,而美国正处于由政治权威引导的“反安全化”过程。“主体间性”是安全化主体之间对存在性威胁的认同程度,中国气候安全化的主体间性与气候安全化进程不协调,表现为中国政治高层的气候安全化水平较高,而公众的安全化水平相对较低。气候安全存在性威胁表达是制约中国公众气候安全化水平的重要因素,表现为安全化视角和媒介单一。建议通过引入全球视角和图形化等方式增强存在性威胁表达效果,以提升中国气候安全化水平。

简 讯
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
赵宗慈,罗勇,黄建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 (6): 700-703.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19.105
摘要 ( 991 )   HTML ( 70 )   PDF (457KB)( 1417 )
国外气候变化教育进展及其启示研究
申丹娜,贺洁颖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 (6): 704-708.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19.175
摘要 ( 621 )   HTML ( 23 )   PDF (581KB)( 952 )
京ICP备11008704号-4
版权所有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电话/传真:(010)58995171 E-mail:accr@cma.gov.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