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董李丽, 张焓, 李清泉, 汪方, 赵崇博, 谢冰. 不同分辨率CWRF模式对中国区域气温模拟的比较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4, 20(2): 129-145. |
[2] |
栾澜, 翟盘茂. 基于多源数据的青藏高原雨季降水特征变化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2): 173-190. |
[3] |
秦正, 赵景峰, 程武学, 王捷, 苏华丽, 何亚玲. 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淮河地区亚热带北界变化[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1): 38-48. |
[4] |
战云健, 陈东辉, 廖捷, 鞠晓慧, 赵煜飞, 任国玉. 中国60城市站1901—2019年日降水数据集的构建[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6): 670-682. |
[5] |
缪文飞, 刘时银, 朱钰, 段仕美, 韩丰泽. 梅里雪山地区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异及海拔效应[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3): 328-342. |
[6] |
王霞, 王瑛, 林齐根, 李宁, 张馨仁, 周笑影.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滑坡灾害人口风险评估[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2): 166-176. |
[7] |
孙晨, 汪方, 周月华, 李兰. CWRF模式对长江流域极端降水气候事件的模拟能力评估[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1): 44-57. |
[8] |
王倩之, 刘凯, 汪明. NEX-GDDP降尺度数据对中国极端降水指数模拟能力的评估[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1): 31-43. |
[9] |
周天军, 陈梓明, 陈晓龙, 左萌, 江洁, 胡帅. IPCC AR6报告解读:未来的全球气候——基于情景的预估和近期信息[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1, 17(6): 652-663. |
[10] |
何佳骏, 任国玉, 张盼峰. 资料均一化对气温变化趋势及其城市化偏差估计的影响:以北京地区为例[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1, 17(5): 503-513. |
[11] |
潘蔚娟, 吴晓绚, 何健, 吕勇平, 艾卉. 基于均一化资料的广州近百年气温变化特征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1, 17(4): 444-454. |
[12] |
齐亚杰, 严中伟, 钱诚. 概率密度分布法在“一带一路”地区极端月气温评估和预估中的应用[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1, 17(2): 151-161. |
[13] |
汤秭晨, 李清泉, 王黎娟, 伍丽泉. CMIP6年代际试验对中国气温预测能力的初步评估[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1, 17(2): 162-174. |
[14] |
王晴, 黄富祥, 夏学齐. 青藏高原春季不同地区臭氧和大气温度变化趋势的差异性[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0, 16(6): 706-713. |
[15] |
丁凯熙, 张利平, 佘敦先, 张琴, 向竣文. 全球升温1.5℃和2.0℃情景下澜沧江流域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0, 16(4): 466-4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