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空与地面观测的阿克苏河流域气候水文要素变化分析
王志成1, 方功焕2, 张辉1, 李万江1, 陈亚宁2, 周洪华2
1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阿克苏管理局,阿克苏 843000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 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11

作者简介:王志成,男,高级工程师,wangzc1963@126.com

摘要

本研究基于地面和高空资料,分析了阿克苏河流域1960—2015年的气候和水文变化特征,并探讨了高空气候变量在径流反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阿克苏河流域地表温度呈显著升高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18℃/10a(-0.09~0.43℃/10a);流域降水总体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10.42 mm/10a(2.23~21.11 mm/10a)。阿拉木图、伊宁和库车3个高空探测站的0℃层高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对于1960—1989年,1990—2015年3个站的0℃层高度分别增加了88.9 m、29.4 m和7.2 m。联合使用地面气温、降水和高空0°层高度资料,能显著提高阿克苏河流域夏季流量反演效果。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高空气候; 0℃层高度; 阿克苏河流域
Analysis of hydrometeorological variations based on the sounding and near-surface observations in Aksu River Basin
WANG Zhi-Cheng1, FANG Gong-Huan2, ZHANG Hui1, LI Wan-Jiang1, CHEN Ya-Ning2, ZHOU Hong-Hua2
1 Xinjiang Tarim River Basin Aksu Management Bureau, Aksu 843000,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esert and Oasis Ecology,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rumqi 83001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ground and sounding meteorological data, the hydrological changes of the Aksu River Basin during 1960-2015 were analyzed, and the role of upper atmosphere climate in runoff reproducing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the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 Aksu River Basi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an rate of 0.18℃/10a (ranging from -0.09 to 0.43℃/10a), and the precipitation increased at a rate of 10.42 mm/10a (ranging from 2.23 to 21.11 mm/10a). For the climate at the upper atmosphere, the 0℃ level heights of Almaty, Yining and Kuqa generally increased, and the increase reached 88.9 m, 29.4 m and 7.2 m in 1990-2015 compared to those in 1960-1989, respectively. The combination of near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nd upper 0℃ level heigh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producing performance of summer runoff in the Aksu River Basin.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Upper atmosphere climate; 0℃ level height; Aksu River Basin
引 言

山区是干旱、半干旱区亚洲大多数河流的发源地, 是水资源的重要形成区[1], 同时存在丰富的冰川、积雪等固态水资源, 且降水相对丰富, 养育着世界约1/6的人口[2, 3]。因此, 山区气候水文过程愈来愈受到关注。

阿克苏河属于典型的中纬度高山跨境河流, 发源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流域总面积5万km2, 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0.59亿m3。阿克苏河有两条支流, 其中, 西支为托什干河, 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63亿m3, 北支为库玛拉克河, 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7.88亿m3(图1)。阿克苏河是唯一一条常年向塔里木河输水的河流, 多年平均下泄塔里木河水量为33.76亿m3, 占塔里木河干流补给量的70%~80%[4], 是塔里木河最大的补给来源。因此, 理解其气候水文变化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安全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至关重要。

图1 阿克苏河流域地形与气象水文站点分布及阿克苏河流域在中国的位置图Fig. 1 Top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stations of the Aksu River Basin and its location in China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 前人在器测资料以来地面气候变化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塔里木河流域总体向暖湿方向转变, 气温和降水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了跳跃式突变, 且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气温和降水均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 年相对湿度增加幅度约为10%[5, 6]。然而, 对高空气候变化和地面气候变化的联合研究尚不充足。

高空气候变化与地面气候变化一样, 都是20世纪后半叶全球气候变化的指示器[7, 8]。在对流层中, 气温一般随着高度上升而下降, 0℃气温所在的位势高度即为0℃层高度。在高山区水文状况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中, 0℃层高度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临界参量, 可以反映中低对流层的气温特征,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山冰川消融平衡线的变化, 影响冰川积雪融水过程, 从而改变冰川积雪融水对河流径流的补给。程瑛等[9]通过研究“ 七· 一” 冰川与酒泉探空资料认为, 高空0℃层高度与冰川末端高度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 Chen等[10]指出中国西北干旱区在1960— 2009年间0℃层高度与夏季径流量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 在天山和祁连山北坡, 0℃层高度和径流量都存在增加趋势; 另外, 毛炜峄等[11]指出1999年夏季阿克苏河流域特大洪水期间0℃层高度与日径流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宫恒瑞等[12]指出乌鲁木齐河日平均流量与0℃层高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显然, 0℃层升高已成为反映高山区雪线上升、冰雪融化、出山径流量增加的一个重要指标。0℃层高度以及不同气压层的温度变化对分析冰川积雪融水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然而, 综合考虑地面和高空气候变化, 并建立其与水文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研究相对薄弱。

阿克苏河流域补给水源主要来自于冰川和积雪融水、降水以及地下基岩裂隙水, 其两条支流托什干河与库玛拉克河的出山口径流中分别有23.0%和43.8%的径流来自冰川融水, 26.7%和27.2%的水量来自积雪融水, 50.9%和28.5%的水量来自降水[13], 气温升高对径流变化的贡献可达45%[14]。由于阿克苏河流域冰川和积雪融水比例较高,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往往分布在平原绿洲区, 难以代表冰川积雪区的气候特征, 高空气象资料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山区的气候变化。本研究试图从地面和高空气象资料入手, 综合分析阿克苏河流域气象因子的变化, 及其与径流量的关系, 从更广的角度理解复杂山区、多源补给河流的水资源形成规律。

1 数据资料与处理
1.1 气象与水文资料

本研究采用的气象资料包括1960— 2015年地面气象资料和高空资料(表1)。地面资料包括7个气象台站, 分别为吐尔尕特、乌恰、阿合奇、柯坪、阿克苏、阿拉尔和库车站, 观测变量包括气温和降水, 资料来源于中国气象数据网的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该数据集由中国756个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及自动站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查进行整编统计而得。

表1 阿克苏河流域气象水文站点信息 Table 1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Aksu River Basin

高空探测站包括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阿拉木图站(ALMAY)和中国境内的伊宁和库车站, 观测变量包括不同气压层的位势高度、温度等, 资料来源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的全球探空数据集(IGRA)。IGRA数据集集合了全球2700多个站点的无线电高空测候器和热气球资料, 提供了标准和可变压力层的气候变量信息, 观测变量包括压力、温度、位势高度、相对湿度、露点、风向和风速等。观测时次分为00时和12时, 考虑到温度记录的完整性, 本研究选择850 hPa, 700 hPa, 500 hPa, 400 hPa, 300 hPa, 200 hPa, 100 hPa和50 hPa共8个标准等压面大气温度分析不同标准气压层的温度变化, 选取全部压力层的位势高度和温度计算0℃层高度。

阿克苏河流域水文资料来源于塔里木河流域阿克苏管理局, 包括两条支流托什干河(沙里桂兰克水文站)和库玛拉克河(协合拉水文站)的出山口月流量数据。由于这两个水文站受人类活动的直接干扰非常小, 因此, 在之后的分析中不考虑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

1.2 0℃层高度估算

通过观测发现, 阿克苏河流域夏季0℃层基本上介于850~500 hPa等压面之间, 且可能会存在多个0℃层高度, 选择最低的0℃层高度值。由于12时的0℃层高度对山区的冰川积雪融化影响更大, 本研究只选取12时的夏季0℃层高度。0℃层高度的计算步骤为:首先分别判断出每日12时0℃层位置的上下两个标准等压面, 然后利用线性插值法[10, 15], 计算出每日的0℃层高度(假定温度在两个气压层垂直方向上均匀变化)。计算0℃层高度的算法如式(1)所示。

式中:变量H代表位势高度(m), T代表大气温度(℃), 下标0为0℃层的标识, 1和-1分别为0℃层上、下两个标准等压面的标识。

1.3 基于地面和高空气候的径流量反演

本研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阿克苏河流域地面和高空气候与夏季径流量的关系。对于托什干河, 选取距离较近的吐尔尕特、乌恰、柯坪和阿合奇的地面气象资料和阿拉木图站的高空资料作为自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于库玛拉克河, 选取阿克苏、阿拉尔和库车的地面资料和库车、伊宁站的高空资料作为自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为了探讨高空气候变化在径流反演中的作用, 本文设置了两组模拟实验:(1)基于气温与降水的径流量反演(即不加0℃层高度); (2)基于气温、降水和0℃层高度的径流量反演(即加0℃层高度)如式(2)。

式中, Y(m3/s)表示模拟的月径流量。对于库玛拉克河, T(℃)、P(mm)分别为阿克苏、阿拉尔和库车的地面气温和降水的平均值, H(m)为库车和伊宁站0℃层高度的平均值。对于托什干河, TP分别为吐尔尕特、乌恰、柯坪和阿合奇的地面气温和降水的平均值, H为阿拉木图的0℃层高度。β 1、β 2、β 3和β 4为回归系数, ε 为随机误差。

本研究利用决定性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对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检验, 利用F值对模型的显著性进行检验。

2 结果分析
2.1 地面气候变化

表2展示了阿克苏河流域7个地面气象台站的气温和降水在1960— 2015年的变化趋势。阿克苏河流域气温平均上升速率为0.18℃/10a, 降水增加速率为10.42 mm/10a, 均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对于3个高山站吐尔尕特、阿合奇和乌恰, 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p< 0.01), 分别为0.27℃/10a、0.25℃/10a和0.31℃/10a(表2)。3个高山站的降水也呈增加趋势, 但仅有阿合奇呈显著增加趋势(p< 0.01), 降水增加速率分别为11.96 mm/10a, 21.11 mm/10a和13.14 mm/10a。

表2 1960— 2015年阿克苏河流域地面气温和降水变化 Table 2 Annual and seasonal changes and trends of near-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Aksu River Basin during 1960-2015

对于4个平原站, 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 除库车地面气温有微弱下降趋势(-0.09℃/10a)外, 阿克苏、柯坪与阿拉尔站的气温均呈上升态势。其中阿克苏站的气温增加速率为0.43℃/10a(p< 0.01)。4个平原台站的降水均呈增加趋势, 其中3个站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 增加速率介于2.23~11.53 mm/10a, 低于高海拔山区降水增加速率。

对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分析表明, 1960— 2015年阿克苏河流域气温上升了约1.0℃, 年平均气温及春、夏、秋、冬四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 其中以春、秋、冬季最明显(表2)。在空间上, 高海拔地区的站点(如吐尔尕特、阿合奇和乌恰)对气候变化响应更为敏感, 气温上升幅度约为1.4℃~1.7℃。位于阿克苏市的阿克苏站气温上升幅度为2.4℃, 其他平原站点的上升幅度较低, 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年平均降水及春、夏、秋、冬季降水自1960年以来呈普遍增加趋势, 56年间流域降水增加了58.4 mm。高海拔地区的站点气温上升幅度更高、降水增加幅度更大, 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 使得以山区为主要水源地的阿克苏河流域的水文过程与水资源变化更为复杂。

2.2 高空气候变化

2.2.1 标准等压面大气温度变化

阿克苏河流域周边阿拉木图、伊宁和库车3个高空站的标准等压面的温度变化表明, 1960— 2015年间3个高空站的850~400 hPa标准等压面呈现出升温趋势, 而200~50 hPa标准等压面以降温为主导特征, 其中100~50 hPa标准等压面比300~200 hPa降温趋势明显, 3个站点均呈现出高层大气温度降低和低层大气温度升高的变化趋势(图2)。注意到, 阿拉木图、伊宁和库车站分别存在14年、13年和12年的缺测值, 但是3个站点缺测值发生的年份不同,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阿克苏河流域高空大气温度的变化特征, 即近50多年来对流层中下层温度上升, 而高层温度下降[16, 17], 与全球高空气温的变化趋势一致。

图2 1960— 2015年阿拉木图、伊宁和库车探空站标准等压面大气温度变化Fig. 2 Variation of temperature for different standard isobaric surfaces during 1960-2015 of Almaty, Yining and Kuqa sounding stations

标准等压面大气温度季节变化如图3所示, 可以看出, 850~200 hPa标准等压面, 大气温度季节变化呈单峰型, 峰值出现在7月, 6月和8月次之; 100 hPa标准等压面大气温度季节变化与低层相比, 呈现出反相位, 最低值出现在夏季(6— 8月), 而50 hPa标准等压面大气温度季节变化平缓。

图3 阿拉木图、伊宁和库车站的标准等压面大气温度季节变化1990— 2015年和1960— 1989 年平均Fig. 3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emperature for different standard isobaric surfaces of the Almaty, Yining and Kuqa sounding stations
(1990-2015 and 1960-1989 means)

相对于1960— 1989年, 1990— 2015年阿拉木图和伊宁站的低层大气标准等压面温度在春季、秋季和冬季增加幅度最大, 而其他月份的增加幅度较小, 表现出与地面气温相同的季节变化趋势。对于高层大气, 气温普遍存在降低趋势, 其中50 hPa、100 hPa和200 hPa标准等压面的温度降低幅度约为-1.4℃、0.8℃和0.3℃, 其中以冬季降低幅度最大。

2.2.2 0℃层高度

通过对阿克苏河流域3个探空站的0℃层高度的年际变化分析发现(图4), 虽然3个站点均存在一些缺测值, 但是1960— 2015年0℃层高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阿拉木图、伊宁和库车的7月份0℃层高度的线性上升速率分别为25.89 m/10a, 10.22 m/10a和7.28 m/10a。由于阿拉木图站在1995年3月至2006年1月期间缺测值较多, 其变化速率可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图4 1960— 2015年阿拉木图、伊宁和库车站0℃层高度6月、7月和8月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5— 9月)Fig. 4 Annual (only for June, August and September) and seasonal (from May to September) variations of 0℃ level height of Almaty, Yining and Kuqa sounding stations during 1960-2015

阿克苏河流域0℃层高度的季节变化如图4所示, 可以看出, 3个探空站在5— 9月均呈单峰型, 峰值出现在7月份, 与地面气温的季节分布一致。8月份的0℃层高度仅次于7月份, 与7月份仅相差不足50 m。阿拉木图、伊宁和库车在1990— 2015年间的0℃层高度峰值分别可达4342 m、4348 m和4724 m。对比分析1960— 1989年和1990— 2015年的0℃层高度, 发现3个站点的0℃层高度均呈增加趋势, 平均增加分别为88.9 m、29.4 m和7.2 m, 与中国西北干旱区的0℃层高度变化趋势一致[18]

2.3 流量变化

随着气候变化, 阿克苏河流域托什干河和库玛拉克河的水文条件与出山口流量也发生了变化(图5)。1960年以来托什干河(沙里桂兰克水文站)和库玛拉克河(协合拉水文站)的出山口流量均呈增加趋势, 线性增加率分别为3.52 (m3/s)/10a和4.60 (m3/s)/10a(p< 0.05)。在季节上, 各个月份的流量均呈增加趋势, 其中托什干河流量增加主要发生在4— 6月份, 而库玛拉克河的流量增加主要发生在7月份。这主要是流域产汇流过程的不同所致, 托什干河融雪水和融冰水分别占总出山口流量的26.7%和23.0%, 而库玛拉克河融雪水和融冰水比重约为27.1%和43.8%[13], 气温升高导致托什干河融雪径流(4— 6月份融雪期)和库玛拉克河融冰径流(6— 7月份)显著升高。

图5 1960— 2015年阿克苏河流域托什干河(沙里桂兰克)和库玛拉克河(协合拉)流量的年际和季节变化Fig. 5 Intra and inter annual variation of streamflow of the Kumalik River and the Toxgan River in the Aksu River Basin during 1960-2015

2.4 基于地面和高空气候的径流量反演

图6显示了阿克苏河流域两条支流两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夏季流量的模拟效果。结果显示, 对于两条支流不加0℃层高度的模拟效果较差。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加入0℃层高度(代表高空气候变化), 协合拉水文站的模拟效果显著提高, R2由0.35提高到0.66, F值由12.3提高到40.9。沙里桂兰克水文站的模拟效果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加入高空气候资料后, 库玛拉克协合拉水文站的模拟效果改善程度好于托什干河的沙里桂兰克水文站。

图6 阿克苏河两条支流河托什干河(沙里桂兰克)与库玛拉克河(协合拉水文站)6— 8月实测流量与模拟流量Fig. 6 Observed and simulated summer streamflows of the Toxgan River (Shaliguilanke) and the Kumalik Rvier (Xiehala hydrological station)

3 讨 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自1960年以来, 阿克苏河流域气温升高, 升温幅度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平均水平[3, 14, 19, 20]。在空间上, 高海拔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 表现为其升温幅度和降水增加幅度均高于低海拔平原区。阿克苏市的升温速率, 达到了0.42℃/10a, 这可能与绿洲冷岛效应的减弱、绿洲区的气温被高估有关[21]。库车站的近地面气温表现为下降趋势, 而高空气温表现为上升趋势, 可能与地面气象站观测到的气温受太阳辐射、土壤湿度、土地利用、蒸散发等影响有关, 地面气象站对气候变化信号的捕捉可能存在误差, 而高空气候条件提供了一个更为稳健的气候变化信号。

阿克苏河主要由冰川和积雪融水、降水以及地下基岩裂隙水补给。其中冰川和积雪融水占补给量的36.0%~70.9%[14, 22]。在过去几十年中, 阿克苏河流域的流量呈增加趋势, Li等[14]和Duethmann[23]指出气温对阿克苏河流域径流升高的贡献可达到45%, 降水和潜在蒸散发的贡献均为22%。气温升高及由此导致的冰川融水增加是库玛拉克河流量增加的主导因素, 而在托什干河, 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增加对流域出山口流量的贡献更大。鉴于阿克苏河流域水文过程复杂, 径流组份多源, 用单纯的气温和降水难以表达径流过程, 而在流量反演模型中加入0℃层高度(代表高空气温条件)能显著提高两条支流的流量模拟效果。值得注意的是, 协合拉的流量模拟效果优于沙里桂兰克, 沙里桂兰克的流量很难用气温、降水和0℃层高度表达, 尤其是径流极值, 说明沙里桂兰克的水文过程更加复杂, 稀少的气象数据难以表达空间气候信息。同时, 库玛拉克河的冰川和积雪融水比重高于托什干河, 而冰雪消融对于气温变化敏感, 所以库玛拉克河的模拟效果相对较好。然而, 在洪水预报、水文干旱评估等方面, 简单的多元回归模型仍存在很大不足, 需要具有物理机制的水文模型来实现[24, 25]

4 结 论

本文综合评估了阿克苏河流域地面和高空气候变化, 并利用地面和高空联合气候变化信息反演了夏季流量。得出以下结论。

(1)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 阿克苏河流域近地面气温总体呈显著升高趋势, 增加速率为0.18℃/10a(-0.09~0.43℃/10a), 高海拔区升温速率高于低海拔平原区。阿克苏河流域降水呈普遍增加趋势, 增加速率为10.42 mm/10a(2.23~21.11 mm/10a)。

(2) 对于高空气候变化, 阿拉木图、伊宁和库车3个探空站在850~400 hPa标准等压面呈现出升温趋势, 而200~50 hPa标准等压面以降温为主导特征。相对于1960— 1989年, 1990— 2015年的0℃层高度分别增加了88.9 m、29.4 m和7.2 m。

(3) 联合使用地面和高空气候资料, 能提高阿克苏河流域夏季径流量反演效果。通过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加入0℃层高度, 两条支流库玛拉克河和托什干河的模拟效果有了一定提高, 特别是冰川融水比重较高的库玛拉克河, 模拟效果大幅提高。

虽然在短期内阿克苏河流域随着气温升高冰川积雪融水量增加, 径流量会继续增加, 但是, 就长远来看, 随着气温进一步升高, 冰川积雪储量减少, 未来流量势必会出现减少趋势。因此分析地表和高空气候变化对流量的影响可为准确掌握气候变化及其导致的水资源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服务于国家“ 一带一路” 建设。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Immerzeel W W, van Beek L P, Bierkens M F. Climate change will affect the Asian water towers[J]. Science, 2010, 328(5984): 1382-1385 [本文引用:1]
[2] Barnett T P, Adam J C, Lettenmaier D P. Potential impacts of a warming climate on water availability in snow-dominated regions[J]. Nature, 2005, 438(7066): 303-309 [本文引用:1]
[3] IPCC.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本文引用:2]
[4] Chen Y N.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 Northwest China[M].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4 [本文引用:1]
[5] 陈亚宁, 徐宗学. 全球气候变化对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的可能性影响[J]. 中国科学: D 辑, 2004, 34(11): 1047-1053 [本文引用:1]
[6] 陈亚宁, 徐长春, 郝兴明, .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近50a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J]. 冰川冻土, 2008, 30(6): 921-929 [本文引用:1]
[7] Guo Y J, Ding Y H. Long-term free-atmosphere temperature trends in China derived from homogenized in situ radiosonde temperature series[J]. Journal of Climate, 2009, 22(4): 1037-1051 [本文引用:1]
[8] 薛德强, 谈哲敏, 龚佃利, . 近40年中国高空温度变化的初步分析[J]. 高原气象, 2007, 26(1): 141-149 [本文引用:1]
[9] 程瑛, 李栋梁. 祁连山冰川消融与高空气温变化的关系[J]. 高原气象, 2002, 21(2): 217-221 [本文引用:1]
[10] Chen Z S, Chen Y, Li W H. Response of runoff to change of atmospheric 0℃ level height in summer in arid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12, 55(9): 1533-1544 [本文引用:2]
[11] 毛炜峄, 吴钧, 陈春艳. 层高度与夏季阿克苏河洪水的关系[J]. 冰川冻土, 2004, 26(6): 697-704 [本文引用:1]
[12] 宫恒瑞, 石玉, 冯志敏. 春季融雪期 0℃层高度与乌鲁木齐河径流量的关系[J]. 干旱区研究, 2010 (1): 69-74 [本文引用:1]
[13] Zhao Q D, Zhang S Q, Ding Y J, et al. Modeling hydrologic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nd shrinking glaciers in the highly glacierized Kunma like river catchment, central Tian Shan[J]. Journal of Hydrometeorology, 2015, 16(6): 2383-2402 [本文引用:2]
[14] Li B F, Chen Y, Xiong H G. Quantitatively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climate factors on runoff change for Aksu River in northwestern China[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2016, 123(1): 97-105 [本文引用:4]
[15] Bradley R S, Keimig F T, Diaz H F, et al. Recent changes in freezing level heights in the tropics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 deglacierization of high mountain regions[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9, 36(17): 367-389 [本文引用:1]
[16] Chen Z S, Chen Y, Xu J H, et al. Upper-air temperature change trends above arid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 during 1960-2009[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2015, 120: 239-248 [本文引用:1]
[17] Angell J K. Comparison of surface and tropospheric temperature trends estimated from a 63-station radiosonde network, 1958-1998[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1999, 26(17): 2761-2764 [本文引用:1]
[18] Huang X Y, Wang S J, Wang J S, et al.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free-air freezing level heights in Northwest China, 1960-2012[J].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13 (313-314): 130-136 [本文引用:1]
[19] 丁一汇, 任国玉, 石广玉, .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I): 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2(1): 3-8 [本文引用:1]
[20] 秦大河, 陈振林, 罗勇, .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3(2): 63-73 [本文引用:1]
[21] Hao X M, Li W H, Deng H J. The oasis effect and summer temperature rise in arid regions: case study in Tarim Basin[J].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35418 [本文引用:1]
[22] Sun C J, Chen Y, Li X G, et al. Analysis on the streamflow components of the typical inland river, Northwest China[J].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2016, 61(5): 970-981 [本文引用:1]
[23] Duethmann D, Bolch T, Farinotti D, et al. Attribution of streamflow trends in snow and glacier melt-dominated catchments of the Tarim River, Central Asia[J].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2015, 51(6): 4727-4750 [本文引用:1]
[24] Wang H J, Chen Y, Li W H. Characteristics in streamflow and extremes in the Tarim River, China: trends, distribution and climate linkag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2015, 35(5): 761-776 [本文引用:1]
[25] Fang G H, Yang J, Chen Y, et al. Comparing bias correction methods in downscaling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for a hydrologic impact study in an arid area in China[J].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2015, 19(6): 2547-2559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