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征订启事
影响因子
声明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ISSN 1673-1719
CN 11-5368/P
主管:中国气象局
主办:国家气候中心
创刊于 2005 年 (双月刊)
作者中心
»
在线投稿/查稿
»
投稿指南
审稿中心
»
审稿要求
»
专家在线审稿
»
编委在线审稿
在线办公
»
主编审稿登录
»
远程编辑登录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4160623
今日访问:58
当前在线:5
欢迎扫码关注
微信号:accr_journal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年, 第6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0-07-3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导出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图片
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专栏
Select
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
周晓农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
04
): 235-240.
摘要
(
4040
)
HTML
(
)
PDF
(4278KB)(
2093
)
综述了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着重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主要方面与途径、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提出了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中的科学问题及优先研究领域。并从国家层面上探讨了如何加强能力建设与制度建设等保障措施。
Select
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钱颖骏;李石柱;王强;杨坤;杨国静;吕山;周晓农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
04
): 241-247.
摘要
(
4664
)
HTML
(
)
PDF
(4917KB)(
2776
)
从高温热浪、极端气候事件、空气污染、海平面上升等角度综述了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就气候变化对媒介传播性、水源性、食源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及部分慢性非传染病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该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重点,包括法律体系的建立、机理的研究、疾病负担的测量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等。
Select
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血吸虫病传播的范围与强度预估
杨坤;潘捷;杨国静;李石柱;许吟隆;周晓农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
04
): 248-253.
摘要
(
3719
)
HTML
(
)
PDF
(4126KB)(
1492
)
旨在采用区域气候模型PRECIS模拟的A2、B2两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预估2050年时段(2046-2050年)和2070年时段(2066-2070年)我国血吸虫病的传播范围和强度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相对2005年时段(1991-2005年),2050年和2070年时段A2、B2情景下血吸虫病分布范围的北界线出现北移,在中国东部尤其是江苏和安徽省境内北移明显。2050年时段,A2、B2情景下的血吸虫病潜在北界线分布相似。长江、洞庭湖及鄱阳湖周围的血吸虫传播指数明显上升,以洞庭湖周围与湖北省内的长江沿线区域上升更加明显。2070年时段,A2情景下血吸虫病潜在北界线的北移趋势明显大于B2情景,进入到山东省境内。血吸虫传播指数进一步增加,A2情景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B2情景。总之,在未考虑将来的适应措施与其他环境因素对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前提下,A2、B2情景下的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分布和传播指数都将发生明显变化,其中A2情景对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程度大于B2情景。
Select
基于天气因素的我国登革热流行风险地图
鲁亮;林华亮;刘起勇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
04
): 254-258.
摘要
(
3450
)
HTML
(
)
PDF
(2428KB)(
1458
)
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和不断增加的输入病例被认为是登革热在中国重新出现而且流行范围不断扩大的原因。通过对一些登革热流行地区的天气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天气因素与登革热之间的关系。广州、福州和宁波的天气因素被用于交叉相关分析,根据天气和登革热疫情的时间关系,构建了我国登革热流行的气象风险地图。结果显示天气因素对登革热疫情都存在8~10周的延迟影响。我国登革热的高风险地区主要在华南和华东的沿海地区。华南地区经常暴发登革热,华东沿海地区的南部近年来也多次暴发登革热。虽然有些地区还没有登革热流行的记录,但应该加强对输入性病例的监测和管理,防止出现本地流行。
Select
气候变化对媒介传播性疾病传播影响的评估模型
杨国静;杨坤;周晓农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
04
): 259-264.
摘要
(
3501
)
HTML
(
)
PDF
(3834KB)(
1686
)
旨在综述评估各类模型在媒介传播性疾病中的应用前景。首先对媒介传播性疾病的流行及其与气候特征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评估模型的种类与评估方法,包括气候因子决定性模型和数理统计学模型两大类,并分别以疟疾、血吸虫病和登革热等3种媒介传播性疾病为例,列举了两类模型在这些疾病中的应用与评估方法。最后提出了气候变化对媒介传播性疾病传播影响的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 今后研究要评估气候变化对疾病传播造成的已有影响,预测未来影响范围与强度及预见未来变局,并提出科学的适应对策。
气候系统变化
Select
中国主要河流流域极端降水变化特征
陈峪;陈鲜艳;任国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
04
): 265-269.
摘要
(
3912
)
HTML
(
)
PDF
(3623KB)(
2213
)
利用中国1956-2008年逐日降水量资料,以全国主要河流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年最大日降水量、年暴雨(日降水量≥50.0 mm)日数的多年平均状况及长期变化趋势。分析表明,近53年,全国平均年最大日降水量没有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但全国范围内多数气象站点年最大日降水量呈现出增加趋势,并存在南方流域增加、北方流域减少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特征在2001年以来表现更加突出。全国平均年暴雨日数呈不显著的增多趋势,20世纪90年代最多,70年代最少。空间上,我国南北方流域年暴雨日数呈现相反的变化特征,南方流域多呈上升趋势,北方流域呈减少趋势。
Select
基于IPCC A1B情景的中国未来气候变化预估:多模式集合结果及其不确定性
李博;周天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
04
): 270-276.
摘要
(
5634
)
HTML
(
)
PDF
(4250KB)(
3237
)
利用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3)提供的20世纪气候模拟试验(20C3M)及A1B情景预估试验,讨论了全球增暖情景下21世纪中期中国气候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A1B情景下,中国夏季降水变化在-0.1~1.1 mm/d,冬季降水变化在-0.2~0.2 mm/d。模式对降水变化的预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无论冬夏,预估的全国表面气温都将升高,升温幅度在1.2~2.8℃,随纬度升高,增暖幅度相应增大。模式对表面气温变化的预估能力强于对降水变化的预估能力。在A1B情景下,东亚夏季风增强,而冬季风则略为减弱,东亚夏季风雨带到达最北后南撤的时间较之20C3M滞后约一个月。
Select
1956-2007年河南省降水和水资源变化及评估
顾万龙;王记芳;竹磊磊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
04
): 277-283.
摘要
(
3176
)
HTML
(
)
PDF
(3972KB)(
2057
)
利用河南省103个气象站的降水量和各省辖市的水资源资料,分析了河南省1956-2007年降水和水资源变化特点,对降水资源量和水资源量进行了丰枯评估;分别采用线性相关法和产水系数法以降水量估算水资源量,并对估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52年来河南省年降水资源量呈不明显的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32亿m3/10a;省内不同区域降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不太一致,豫北、豫西和豫中为减少趋势,豫东、豫西南和豫南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2) 52年来全省水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10.85亿m3/10a,大于降水资源量的减少速率,省内各区域水资源量均呈弱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豫西最大,豫北次之,豫中最少;全省水资源总量的年代际变化特点与降水资源量基本一致。3) 水资源总量与降水量关系密切,用年降水量估算水资源总量,平均相对误差为10%~22%;将线性相关法和产水系数法两种估算模式分别用于不同丰枯程度年景的估算,可减小估算误差。
气候变化影响
Select
气候变化对中国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影响
董锁成;陶澍;杨旺舟;李飞;李双成;李宇;刘鸿雁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
04
): 284-289.
摘要
(
4452
)
HTML
(
)
PDF
(4548KB)(
2669
)
气候变化和城市化是使得人类更容易遭受灾害影响的两大因素,这两个因素在城市群叠加,使其成为容易遭受灾害侵袭并造成重大损失的高风险区。中国沿海地区五大城市群经济实力雄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其处于海-陆交互作用地带,受海陆复合型灾害的影响,而且承灾体庞大,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更容易遭受重大灾害损失。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到沿海城市群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紧迫性,尽快提出应对策略,并将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对策纳入沿海城市区域的各种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温室气体排放
Select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潜在的环境影响及对策建议
刘兰翠;曹东;王金南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
04
): 290-295.
摘要
(
2950
)
HTML
(
)
PDF
(4303KB)(
2332
)
作为减缓气候变化行动的选择方案之一,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格外关注,但是能否得到广泛应用,除了要取决于其技术成熟度、成本,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普及和转让及其应用技术的能力,政策法规等因素外,其潜在的环境影响及其管理也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针对CCS技术潜在的环境影响以及目前发达国家关于CCS技术环境影响的管理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未来CCS技术的环境管理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对策论坛
Select
适应气候变化谈判的焦点问题与趋势分析
李玉娥;马欣;高清竹;万运帆;刘硕;秦晓波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
04
): 296-300.
摘要
(
3305
)
HTML
(
)
PDF
(3089KB)(
1708
)
综述了近两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下关于适应气候变化谈判的进展,分析了适应气候变化谈判的焦点问题及各利益集团的立场,结合《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进展,提出了我国今后在适应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谈判对策建议。
Select
“经济大国能源与气候论坛”进展及前景展望
高翔;徐华清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
04
): 301-306.
摘要
(
3330
)
HTML
(
)
PDF
(3967KB)(
1471
)
"经济大国能源与气候论坛"在推动全球主要国家就应对气候变化主要议题达成一致方面取得了进展,已初步显示出其作为联合国气候谈判晴雨表的特征。该论坛的实质是主要发达国家为转移减排责任和压力,降低减排成本,绑架主要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实施的集体强权政治。论坛的核心目标在于推动全球量化减排,目的是借全球量化减排,营造低碳和气候友好技术的广大市场,使得具有技术优势的这些经济大国拥有新的主导全球经济的力量。我国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联合与会发展中国家强调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反对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设限等不公平提议,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同时抓住论坛力推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发展的机遇,使我国站在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前沿。
Select
《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的影响及意义
王谋;潘家华;陈迎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
04
): 307-312.
摘要
(
4570
)
HTML
(
)
PDF
(4621KB)(
8146
)
美国众议院于2009年6月26日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该法案是继2008年Liberman-Wanner法案在参议院被否决后,美国国内最重要的气候法案。法案内容可能对美国参与2012年后气候制度谈判产生深刻影响而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对法案中减排目标、资金机制及适应、技术转让等问题进行了概括并简要归纳其特点,就法案可能影响如国际合作、碳市场、碳关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该法案作为从新能源、能效提高出发多目标综合应对气候变化的法案对中国实行低碳发展规划也具有借鉴意义。最后就当前如何认识和对待法案提出了建议。
京ICP备11008704号-4
版权所有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电话/传真:(010)58995171 E-mail:accr@cma.gov.cn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