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3-1719
CN 11-5368/P
主管:中国气象局
主办:国家气候中心
创刊于 2005 年 (双月刊)
  作者中心
    » 在线投稿/查稿
    » 投稿指南
  审稿中心
    » 审稿要求
    » 专家在线审稿
    » 编委在线审稿
  在线办公
    » 主编审稿登录
    » 远程编辑登录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4160623
今日访问:58
当前在线:5
  欢迎扫码关注  

微信号:accr_journal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年, 第4卷, 第004期 刊出日期:2008-07-3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研究论文
1994-2006年长江三角洲和东北平原酸性气体浓度变化
徐晓斌;林伟立;颜鹏;张忠华;俞向明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04): 195-201.  
摘要 ( 3102 )   HTML ( PDF (3622KB)( 1566 )
利用长江三角洲和东北平原地区大气本底站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历史资料和近期取得的观测数据,探讨两个地区人为排放对这些气候相关酸性气体的不同贡献。从两种酸性气体过去和现在的浓度水平,估算了它们在两个地区的增长率,比较了NOx与SO2比值的不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长江三角洲酸性气体污染水平已经较高,其后主要是NOx浓度显著升高,从而使该地区成为硫和氮污染并重的地区;东北平原酸性气体过去浓度很低,但这些气体以很高的速率增长,虽然目前浓度水平仍然比较低,但未来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湿地土壤碳库保护与气候变化问题
张旭辉;李典友;潘根兴;李恋卿;林凡;许信旺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04): 202-208.  
摘要 ( 3484 )   HTML ( PDF (4636KB)( 2117 )
中国湿地分布广, 类型丰富, 但存在着垦殖率高、碳密度较低、围垦损失严重等问题。估计我国湿地土壤碳库达8~10 Pg, 占全国陆地土壤总有机碳库的约1/10~1/8, 过去50 a间的损失可能达1.5 Pg。围垦和过度放牧是我国湿地土壤退化和碳库损失的主要驱动因子。目前,湿地土壤碳库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从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可以为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探寻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在途径提供技术支持。
综述
风能预报方法研究进展
柳艳香;陶树旺;张秀芝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04): 209-214.  
摘要 ( 3027 )   HTML ( PDF (3160KB)( 2018 )
中国蕴含着丰富的风能资源,但目前我国在风能预报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几乎没有可用于风电场风能的客观、定量化的预报方法。风能预报,实际上最重要的是对风场的合理准确预报,进而得到风电量预报。通过简要介绍国际上风能预报的一些方法,如统计预报、动力预报(包括降尺度预报和集成预报)以及风电量预报,同时介绍对预报的检验和面向最终用户的预报平台的建设,希望能对我国风能预报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研究短论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影响的适应性评估与管理框架
夏军;Thomas Tanner;任国玉;程晓陶;王金霞;王忠静;严茂超;刘晓洁;Ian Holman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04): 215-219.  
摘要 ( 3596 )   HTML ( PDF (3386KB)( 1916 )
通过论述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影响的适应性评估与管理框架,提出一个气候变化影响决策评估工具,它包括: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潜在影响的定性描述分析、半定量与定量分析以及适应性对策评估。由于不同气候区域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不同,选择中国4个典型案例区域,并确定不同的目标进行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综合研究,提出了甄别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性管理的新的思路、框架与方法论。该项研究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影响的水资源规划与风险管理提供了途径与方法。
气候变化对汉江上游径流的影响
蔡新玲;孙娴;乔秋文;姜创业;毛明策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04): 220-224.  
摘要 ( 3458 )   HTML ( PDF (2604KB)( 1600 )
根据汉江上游安康以上流域1961-2005年历年逐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统计分析了近45 a流域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同时,通过对各站气温、降水量与安康站径流量的相关计算,建立了天然径流量气候模型,并分析了径流量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 近45 a来汉江上游安康以上流域的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呈递减趋势,90年代以后减少更为显著。2) 在过去45 a中,汉江上游径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1961年以来,汉江上游径流量大体经历了两个丰水段和两个枯水段;1985年发生跃变,以前呈微弱的上升趋势,以后呈下降趋势。3) 径流量与区域年平均气温呈负相关,而与年降水量呈较显著的正相关,年径流量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较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
青海省东部大杜鹃的始绝鸣日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祁如英;祁永婷;郭卫东;朱宝文;王启兰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04): 225-229.  
摘要 ( 3407 )   HTML ( PDF (2596KB)( 1601 )
选取青海省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大杜鹃始、绝鸣物候期及气候资料,分析了物候期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 青海地形复杂且各地气象条件不同,使得大杜鹃自然物候现象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在温度、日照和降水的共同影响下,除诺木洪始鸣期有不明显推迟趋势外,其他3站均有提早趋势;绝鸣期均有推迟的趋势;始、绝鸣期间隔日数均有延长的趋势。大杜鹃始、绝鸣期的变化与气候变暖的趋势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说明动物物候期对气候变暖能作出一定的响应。
哈尔滨市城市发展与热岛效应的定量研究
丁淑娟;张继权;刘兴朋;董芳蕾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04): 230-234.  
摘要 ( 3360 )   HTML ( PDF (2964KB)( 1652 )
利用1986-2005年哈尔滨市区、郊区的年均气温资料以及哈尔滨市发展强度资料,分析了哈尔滨近20 a来城市发展与热岛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发展强度指标与热岛效应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工业生产总值、建成区面积、全年用电量、公共交通实有车辆、年末实有道路面积、全年供水量是使哈尔滨市产生热岛效应的主要因子。综合城市发展指数与哈尔滨市年热岛强度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72,二者拟合曲线初具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
1961-2004年惠州城市与乡村气温变化的对比
李明华;龚斐;黄健;杨柳;肖炳坤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04): 235-239.  
摘要 ( 4064 )   HTML ( PDF (2663KB)( 1536 )
根据惠州城市和乡村1961-2004年逐月平均气温资料,对比分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惠州城市和乡村的气温变化。结果表明:城市和乡村年平均气温均表现为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1和0.13 ℃/10 a,其中冬季变暖最明显。城市气温的增温率和增温幅度都高于乡村,城市化、工业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气温变化有重要影响,年和四季城市热岛效应的增温贡献率为28.9%~56.3%。1990年代中期开始的10 a与前34 a相比,城市年和四季热岛效应增温幅度平均为0.19~0.27 ℃,全球变暖效应增温幅度平均为0.17~0.73 ℃。城市热岛效应对1990年代城市气温突变有重要影响。
冬季欧亚海平面气压场主要空间模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杨秋明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04): 240-244.  
摘要 ( 3145 )   HTML ( PDF (2693KB)( 1575 )
运用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法对欧亚地区1948-2007年冬季海平面气压距平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欧亚地区海平面气压异常变率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当非线性主成分取不同的异常值时,对应的空间气压异常分布型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同时,第一非线性模态(NLPC1)年际振荡强度和周期在20世纪70年代初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1970年以后,年际振荡强度显著增强。
全球变暖背景下南宁地区寒潮活动的变化
陈业国;何冬燕;农孟松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04): 245-249.  
摘要 ( 3358 )   HTML ( PDF (2988KB)( 1768 )
利用1961-2005年南宁地区8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分析近45 a南宁地区寒潮活动的特征及其多年变化特点,并且研究了环流场异常对寒潮事件发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宁地区寒潮活动期区域差异较大:东部开始早,结束晚;西北部开始晚,结束早,寒潮出现在12、1和2月。近45 a来,寒潮具有两次跃变异常,分别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前期和90年代后期;寒潮活动总的趋势是减少的,减少频数为0.12次/10 a,这主要与日最低气温比较高有关。此外,针对强寒潮活动年和弱寒潮活动年,给出了500 hPa典型高度距平场特征。
对策论坛
欧盟"气候行动与可再生能源综合计划"建议草案: 核心要点与战略意义
庄贵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04): 250-254.  
摘要 ( 3143 )   HTML ( PDF (3167KB)( 1519 )
概述了欧盟"气候行动与可再生能源综合计划"建议草案的出台背景、核心要点和主要内容,评价了各方反应及该建议草案的优点和缺点,分析了该建议草案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气候谈判的联系及其对碳市场的影响。最后,针对中国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活动,提出了个人的思考和建议。
科学知识
洞穴堆积物
王绍武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04): 255-256.  
摘要 ( 2646 )   HTML ( PDF (1371KB)( 1520 )
京ICP备11008704号-4
版权所有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电话/传真:(010)58995171 E-mail:accr@cma.gov.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